飞机撞鸟,一直是威胁航空安全的头号因素之一。
12月29日,韩国一架客机在全罗南道的务安国际机场失事,初步判断就是飞机降落过程中与鸟群发生了冲撞导致起落架没有正常放下。
据美国FAA统计,1990年~2003年这33年内,美国民航共计报告了约28万起鸟击事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23年共有1.84万起,已经大幅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
小鸟撞大飞机无异于以卵击石,为何还能给飞机带来致命伤?用热感应技术可以规避撞鸟事故的发生吗?
除了一些无法避免的因素之外,鸟类绝对算得上飞行安全的天敌。
根据动量定理,一只重100克的麻雀,与时速400公里的飞机相撞,就能瞬间产生两吨重的冲击力,好比一颗小型“炮弹”打在飞机上。而如果是一只7公斤的大鸟,和巡航中时速960公里的飞机相撞,冲击力则可达144吨,不亚于正常炮弹的袭击了。
国际民航组织曾作出统计,45%的鸟击发生在发动机上,42%发生在机头风挡上,其余则是机身尾翼机翼和起落架上,这是由部位的投影面积所决定的。
所以你想想,假如飞机发动机不慎撞上飞鸟,涡轮发动机的扇叶受几十吨重的冲击力就会瞬间变形,从而卡出发动机,导致发动机停机甚至起火。发动机可是飞机的动力来源,停机开摆后肯定会导致飞机失速,导致事故的发生。
航空史上最大的鸟撞事故发生在1960年,彗星号客机在波士顿上空遇上了2万只的欧椋鸟群,大量欧椋鸟被吸入引擎后,致使4个引擎有3个都失去了动力,导致飞机快速坠毁。
那飞机撞鸟后,有没有生还的可能,一般都该如何处理呢?
飞机撞鸟后,比较考验的就是机组的应变能力了。最有名的鸟撞事故,就是大家都听说过的《萨利机长》电影原型。2009年1月,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从纽约起飞后不久,发动机就遭到了大雁撞击失去动力,最终机长力挽狂澜,将飞机迫降到了河面上,乘客全部获救。
一般来讲,鸟撞上发动机,打坏压缩器和涡轮叶片,导致飞机空中停机和起火,是发生鸟击后最危险的情形之一,这种就很麻烦了。
不过,美国民航统计每年2000多起撞鸟事件,其中有96%的撞鸟事故发生在2700米高度以下,这往往都是飞机的起飞或降落阶段。飞行员在上岗前,都会经历事故应对训练,避免空难的发生。
比如2019年8月,乌拉尔航空公司U1678航班从莫斯科茹科夫斯基机场起飞时就遭遇了鸟击,飞行员在轮子没有伸出的情况下用机腹着地将飞机迫降在了玉米地上,挽救下了233人的生命。
韩国这次飞机失事则是发生在降落阶段,由于飞机起落架没有打开,这就导致客机在着陆时的方向很难把控,最终客机偏离跑道后撞上了机场围墙。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飞机起落架能顺利打开沿着跑道行驶的话,最终会冲向跑道尽头的阻拦床。这里铺满了由聚苯乙烯以及有着特定力学性能的泡沫混凝土,飞机起落架下方的机轮与阻拦床接触后,就能将这些溃缩材料碾碎,最终将飞机的机动性能卸掉,迫使飞机停下来。
那么话说回来,在起降或下落阶段,时刻用热感应技术对鸟群进行检测,主动躲避是否可行呢?
热感应技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鸟撞,特别是红外热成像技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探测到鸟类散发的热量,即使在黑暗或复杂的环境中,也能清晰地显示出鸟类的位置。
目前,一些机场飞行例如我国的青岛机场,已经实现了红外探鸟系统的观测、分析、记录,系统能实时监控跑道部分敏感区域的鸟类活动。但即使这样鸟撞也不能百分百避免,像韩国这种突发情况,飞行太低、飞机速度又太快,即使监测到鸟类也很难回转情况。
为了避免飞机发生鸟撞事件,机场通常会主动驱赶上空的飞鸟。比如利用定向声波向鸟类发起音攻,让鸟类主动远离飞行区域。像荷兰的机场为了驱逐鸟类,连猪群都用上了,让猪群去吃掉吸引鸟类的植物,以避免鸟类的靠近。
尽管这样,也是治标不治本,飞机如何和飞鸟和谐的相处,至今都是航空界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陈志华. "一种飞机撞鸟之后锁止雷达罩的锁紧装置.", CN111056026A. 2020.
[2]孙立华.飞来横祸——飞机撞鸟[J].科学之友旬刊, 2000.
[3]王礼立.鸟撞高速飞机风挡若干问题的冲击动力学研究[J].航空学报, 1991.
[4] 刘军等. "一种飞机防撞飞鸟系统.", CN214566197U. 2021.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