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湛广(老高电商管理学院 院长)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
欢迎关注与分享!
2025年,电商已经变天了!各大电商平台,正在从价格力转向强付费,很多不能适应变化的商家,都被淘汰了!
回顾2024年年初,淘系、京东、拼多多和抖音,都在拼低价,价格力成为电商行业风向标。然而,大伙儿都被拼多多带到沟里去了!2024年第1季度,阿里净利润244.2亿元,同比下滑11%。阿里高层惊出一身冷汗!再拼价格力,恐怕要回到旧石器时代了!
于是,阿里在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调整考核规则,从考核价格力回归到考核GMV,同时推出了无界全站推广工具。这些动作看似普通,其实暗藏玄机!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商家强付费!
阿里算了一笔账:如果将流量给到低价的商家,消费者获益,但平台没捞到什么油水;而将流量给到强付费的商家,才能实实在在提升平台的营收和利润!
于是,从2024年四五月份开始,那些店铺推广占比低于5%的商家,擅长于获取免费搜索流量的商家,以及擅长于涮单的商家,突然发现流量在急剧下滑,对业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商家战略和打法调整不及时,销售额突然下滑了50%以上!
此时,运营都慌了,立即加大付费,才勉强遏制了下滑的势头,但是全年的业绩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如下图,是家居布艺类目的3个TOP商家,受强付费影响的数据。
品牌1,一直都是高付费+高溢价的模式,不涮单,所以适应了平台规则,销售额同比增长45%。
品牌2,一直都是低付费+高溢价的模式,铺链接+搜索+涮单模式,不能适应平台规则,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3%。幸亏该公司毛利率一直很高,3倍定价,所有下半年打得起付费,销售额在逐渐回升。
品牌3,一直都是低付费+低溢价的模式,铺链接+搜索流量为主,不能适应平台规则,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9%;同时,该公司更大的挑战是:毛利率只有37.3%!所以随着付费的提升,净利润就大幅下滑。显然,该公司必须要转型到品牌模式,获得高毛利、高溢价,才能支撑高付费。
从价格力到强付费,几家欢乐几家愁。品牌1,做品牌模式、定价和毛利率高、老老实实做付费的商家,吃到了一波红利,量价齐升,爆旺款成功率可以达到50%以上,通过付费得到了确定的结果。商业最宝贵、最稀缺的关键词就是:确定性。
那些卷低价的商家,毛利率低,无法支撑高付费,很多都是亏损的,最终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从长远来看,强付费不一定是坏事,减少了恶性卷低价,提升了卷低价商家的成本和费用,让大家站在相同的水平上竞争,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会更加公平。
有人会说,你怎么替平台说话?平台太黑了,侵占了商家的利益!其实,平台和商家之间,应该是双赢的关系,商家不能一直吃免费的午餐,付费的午餐才吃的安心,吃得长久,吃了上顿还能确定吃到下顿。
同时,也不用担心付费越来越高,因为竞价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根据均值回归,最终PPC会停留在行业能接受的均值上。而TOP商家、做品牌的商家,毛利率远远高于均值,于是这些商家就付得起费,就可以脱颖而出,稳居前茅。
阿里通过从价格力到强付费,2024年第二、第三、第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都恢复了增长。同时,拼多多、京东和抖音等平台,也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强付费!例如抖音美妆白牌,是强付费的鼻祖。美妆白牌毛利率90%,付费比例80%,直接把其他类目的商家吓尿了!
2025年,所有平台都认清了一个事实:人口红利已经没了,增量市场已经没了,逐鹿中原、分茅裂土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天下格局已定,谁也打败不了谁,也占不到更多便宜。此时,再卷低价不会带来增长,价格力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强付费将是电商行业未来的方向,而不是短期策略。强付费/高付费的背后,必然是高溢价/高毛利率。这就意味着,电商必须从价格战,回归到商业本质:那就是做好产品和品质、品牌和视觉、企划与内容、服务和供应链,这样才能卖出更高的溢价,这样才能做长久的生意!
(END)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