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买手机也能享受“国补”,不少人有了“换机”的想法,甚至已经更换到位。用上新手机,淘汰下的旧手机咋处理?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连日来,记者采访得知,可选择以旧换新、二手回收等方式,但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若是自留,旧手机可当做行车记录仪、遥控器、电子读书器等,用途也不少。
换机:更新迭代快
市民朱晓霞2月14日收到了网购的新手机,用起来很“丝滑”。原先的手机用了3年,外观无磕碰,但操作有些卡顿。家里,还放着另外3部旧手机,之所以被替换,主要是耗电快或内存不足等原因。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十余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大部分中青年人表示,现在的智能手机更新迭代非常快,家里或多或少,都有换下来的旧手机。
市民杜聪从事自媒体行业,每天用手机拍摄、编辑视频,闲暇时还爱打游戏,对手机的性能、配置、像素要求较高。平均不到两年,他就会换部新手机。
而一些老年人,不太在意手机的功能或反应速度,使用时间较长,换机频率低。
卖出:选正规渠道
“我有3部旧手机,都是拍照上传二手平台,让专业人士估价。一番比较后,交由出价最高的平台回收。”市民胡晓芹,每次换新手机,都会采用这种方式,处理掉旧手机。
市民侯刚,7年内换过两次手机,旧手机都通过专卖店的以旧换新活动,抵扣了一部分购新机的费用。他觉得,这样处理旧手机,也算做到了物尽其用。
一名在大南门从事手机回收的业内人士表示,回收来的手机主要有几种处理途径:一是作为二手机出售;二是拆件,可以用于手机维修或生产其他产品;三是进入了拆解领域,进行资源回收。
该人士提醒,手机会绑定微信、银行卡,还有通讯录,涉及很多隐私。为此,出售旧手机,一定要选择大平台或品牌手机的专卖店进行,切莫轻信“高价回收手机”等噱头。另外,应提前删除文件、照片等资料,并恢复出厂设置。这个操作相当于对手机进行了格式化,可以有效清除个人信息。
自留:可发挥“余热”
有些旧手机,性能尚好,完全可以换个方式,继续发挥作用。不少市民对此给出建议。
市民陈宏强,给旧手机安装了一款软件,再使用车载支架固定,将其变成了行车记录仪。跟专门的设备没太大区别。家里的另一部旧手机,通过蓝牙与电视、空调连接,充当了遥控器,也很方便。
市民胡琳琳经常出差,她给旧手机下载了软件,摆放在家里,并与新手机联网。这样,身在远方,家里的状态也能尽收眼底。
有人,删除旧手机上不必要的应用和数据,只保留读书或听歌软件,将其当成电子书阅读器或音乐播放器。还有人,买来相框,套在手机上,变成了自动变换照片的电子相册。
只要开动脑筋,对旧手机进行一番调试,依然可以为生活增添便利。 记者 李涛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