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正以颠覆性的技术推动“空中出行”革命。以下是定义这一新规则的核心企业与关键技术进展:
一、领军企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竞速
1. 沃飞长空
- 技术突破:其倾转旋翼eVTOL机型AE200于2024年6月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攻克该技术的企业,验证了复杂飞行动力学控制能力。
- 商业化路径:计划2025年启动载人飞行试验,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TC),并优先布局城市低空出行(如机场接驳)、应急救援、低空文旅(如成都至九寨沟航线)三大场景,目标是通过规模化运营将出行时间缩短80%,成本仅为直升机的1/4-1/2。
2. 亿航智能
- 全球领跑者:率先实现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三证齐全”(TC、PC、AC),并于2024年7月提交运营合格证(OC)申请,预计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eVTOL企业。
- 电池创新:搭载欣界能源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80Wh/kg),2024年完成全球首次固态电池飞行试验,续航提升60%-90%。
3. 峰飞航空
- 跨海场景示范:2024年2月,其2吨级纯电eVTOL“盛世龙”完成深圳至珠海全球首条跨海跨城航线试飞,巡航速度200km/h,航程250公里,为城际交通提供新范式。
4. 沃兰特航空
- 订单与场景拓展:2025年初宣布获得高等级商用客运订单,计划在短途城际交通(如上海虹桥-苏州工业园)和景区观光场景中优先落地。
二、关键技术:电池革命与供应链协同
1. 电池技术
- 半固态电池:作为短期主流方案,能量密度达300-450Wh/kg,支撑30分钟短途飞行(如亿航EH216-S);全固态电池仍需研发突破。
- 成本与寿命优化:电池成本占eVTOL总运营成本的60%,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企业推动降本,预计2028年成本下降40%-50%,2035年降至当前70%-80%。
2. 供应链平移
- 新能源汽车与航空技术融合:eVTOL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70%供应链与新能源车共享,如卧龙电驱为沃飞长空提供航空电驱系统,英搏尔与亿航合作动力系统研发。
- 轻量化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复神鹰、光威复材)和铝合金的应用显著降低机体重量。
三、政策与市场:低空经济新生态
1. 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2024年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层面,成都、深圳等地试点空域开放,如成都淮州机场划设阶梯式低空空域,飞行高度提升3倍。
- 适航认证:中国民航局采用“一事一议”审定模式,推动亿航、峰飞等企业快速取证,加速商业化进程。
2. 市场前景
- 短途场景爆发:城市接驳(如深圳盐田5分钟跨海观光)、城际交通(深圳-珠海)、景区旅游(山地缆车替代)成为优先落地方向。
- 规模预测: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eVTOL市场规模2025年达350亿美元,2030年增至3000亿美元,中国凭借供应链和政策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四、挑战与未来趋势
1. 适航与安全:OC取证进度依赖政策创新,需针对城市复杂环境制定新安全标准。
2. 技术路线竞争:纯电路线(当前主流)与液氢路线(如美国JOBY公司5小时续航)并行发展,未来或形成互补。
3. 基础设施配套:起降点、充电/加氢站、空管系统需与低空网络同步建设。
结语
eVTOL革命的核心在于技术突破、政策协同与场景创新。沃飞长空、亿航智能等企业通过倾转旋翼、无人驾驶和电池技术重新定义空中出行规则,而供应链的成熟与政策开放将加速这一愿景落地。未来十年,城市低空或将形成“飞行汽车+无人机”的立体交通网络,彻底改变人类出行方式。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