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首台一键式7000米自动化钻机模型,到正在进行培训的虚拟仿真模拟培训室……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进陕西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宝石机械”)。作为一家业务遍及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企业,记者不仅亲身感受到宝石机械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更是了解到宝石机械为中国石油装备标准化事业贡献的标准力量。
陕西标准化研究院与企业共建“标准智库”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陕西推动重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将特高压装备、信息技术、石油管材等重点产业领域作为国际标准化工作主攻方向。作为陕西专业的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机构,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依托自身丰富的标准馆藏资源助力宝鸡石油机械厂构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具备标准题录信息检索,文本查阅,动态更新等功能,可以为企业提供国内外石油装备制造领域的标准信息动态,并保持动态更新,助力企业研发人员掌握技术发展前沿,实现高水平技术创新。”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范澍田介绍。
依托平台资源,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与宝石机械联合研制国家标准GB/T 34197-2017《电铲用钢丝绳》,“该标准规定了电铲用钢丝绳的分类、订货内容、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内容,统一了生产流程和产品规范,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避免因生产标准不统一导致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范澍田表示。
此外,2023年10月,宝石机械公司主导修订的国际标准ISO10425: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钢丝绳最低要求和验收条件》,经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正式发布。“这是宝石机械主导修订的首个国际标准,也是中国石油首个钢丝绳国际标准,标志着宝石机械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钢丝绳企业国际标准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宝石机械首席专家栾苏告诉记者。
技术突破到标准引领
宝石机械积极申报国际标准
如何让中国在深海油气钻采装备领域实现从技术突破到标准引领的跨越?
在宝石机械公司院内,一座近39米高、占地3300多平方米的钻机设备综合试验台引起记者的注意。栾苏告诉记者,这座与公司所属的深海高压模拟试验仓、自动化控制实验室等大型试验装置填补了我国油气钻采装备试验检测领域的多项空白,“目前,为了打破国际技术封锁,突破制约我国石油装备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宝石机械正在抓紧申报国际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采设备 钻柱升沉补偿装置》。”栾苏说。
据悉,这项国际标准项目由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与宝鸡石油机械公司联合申报,旨在填补全球石油钻采设备领域的技术空白,打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宝石机械标准情报所所长杨秀菊表示,“国际标准是技术自主权的象征,更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油国研中心总经理周天明告诉记者,目前,无论是ISO国际标准,还是美国API标准,或者船级社的检验标准(DNV等),都只对某一类型的补偿或者补偿中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提出了要求,缺乏一项广泛认可、统一全面的钻柱升沉补偿装置国际标准,在钻井平台/船全球作业或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技术贸易壁垒,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国际公认的钻柱升沉补偿装置的国际标准。
“企业通过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海洋石油装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掌握钻柱升沉补偿装置的核心技术,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国际市场对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产品的认可,为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周天明说。
如今,依托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各级标准化组织平台,宝石机械已累计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81项、行业标准188项、团体标准47项,中石油企业标准45项,为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事业贡献了标准力量和宝石智慧。
“要争取中国制造的话语权,决定申请国际标准,即使过程再难,关卡再多,也要有中国制造的话语权。”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张战国表示,“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是高标准诞生了中国制造的高质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郭蓉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