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直播画面中,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与女伴现身观众席,举止从容。
此时,他的公司已拖欠员工薪资超6000万元。
负债高达47亿元,正面临破产清算。
这位戴着清华、斯坦福双博士光环,曾被誉为“科技新贵”的风云人物,
如何从柔性屏幕王国的开拓者,沦落为众矢之的的“逃亡者”?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刘自鸿的求学之路宛如一曲璀璨乐章。
当莘莘学子还在课本中苦苦挣扎,他已在竞赛赛场上崭露锋芒。
高中二年级,他便摘得全国物理、化学竞赛双项桂冠。
面对清华化学系抛来的保送橄榄枝,他却毅然谢绝。
“物理才是我的真爱。”
翌年高考,他以省内顶尖成绩,如愿步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殿堂。
在清华园的岁月里,刘自鸿始终保持着"拼命三郎"本色。
同窗回忆道:"每当图书馆闭馆,总见他抱着厚重资料匆匆归寝,次日又最早出现在实验室中。"
凭借出类拔萃的表现,他顺利获取本硕连读资格,继而揽获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全额奖学金。
斯坦福深造期间,他主导的人机交互项目令业界瞩目。
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创新先锋"榜单。
实验室中那句"重新定义显示技术未来"的豪语,让硅谷投资者趋之若鹜。
2012年,国内创新创业浪潮汹涌。
国策大力扶持高科技产业,资本市场对科技领域充满渴望。
刘自鸿与校友魏鹏、樊俊超一拍即合,决定回国创立柔宇科技。
创业伊始,百事维艰。
他们借用高校实验设备,亲手组装仪器,方便面度日如常。
经过两载奋斗,2014年,柔宇科技迎来转折点。
成功研制出厚度仅0.01毫米的柔性屏样品,弯曲半径可达1毫米。
这一突破令科技界为之震撼,专家们赞叹:"这是柔性显示领域的里程碑!"
产品的研发成功让柔宇科技的光环越来越亮。
凭此,公司当年便完成7亿元C轮融资。
红杉资本、IDG等顶级投资机构竞相入局,一度将公司估值提升到500亿元。
此后,柔宇科技蓬勃发展,建设量产基地,推出折叠屏终端。
2018年,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生产线在深圳落成,总投资超110亿元。
同年,全球首款万元级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震撼发布。
刘自鸿在发布会上意气风发:“我们要让柔性屏无处不在!”
然而,华丽表象下,危机正悄然蔓延。
柔宇科技的衰落,源于创始人两次致命抉择。
2019年,华为诚意拜访柔宇,期望其为MateX折叠屏供应面板。
这本是扭转命运的契机,刘自鸿却婉拒了。
“柔宇要做全产业链生态。”
他执意自主研发手机,将潜在伙伴推向京东方阵营。
这一决策让柔宇瞬间从合作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
华为转投京东方怀抱。
小米、OPPO等厂商也因柔宇"闭门造车"的姿态,渐行渐远。
当FlexPai上市后,用户差评如潮水涌来。
"三次折叠就现绿线""系统卡顿难堪重负"。
更有用户吐槽:“花一万多买的手机,还不如三千元的普通机型好用。”
据内部人士透露,FlexPai退货率曾攀升至30%以上,远超行业常态。
更致命的是技术路线的固执。
柔宇执着于超低温非硅工艺,与主流技术背道而驰。
京东方生产6英寸柔性屏成本约200元,柔宇却高达500元,良品率不足五成。
工程师们多次建议转向主流LTPS工艺,却换来:"我们的技术更具前瞻性!"
2021年,市场转向上下翻转折叠屏之际。
柔宇仍坚持生产易损的外折屏手机,库存堆积如山。
同年,柔宇科技撤回科创板IPO申请,资金链危机全面爆发。
供应商蜂拥讨债,员工薪资拖欠连连。
柔宇深圳总部走廊上,财务室门前排起长龙,员工们手握工资单,眼含焦虑。
此时的刘自鸿,仍在董事会上力主"加大研发投入"。
罔顾公司账上仅剩维持水电的最后一笔资金。
柔宇科技的命运在一次次错误抉择中急转直下。
创始人的固执与短视,终将公司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022年初,凛冬般的寒意笼罩着柔宇科技。
员工餐厅从往日两荤一素,沦为清水煮白菜。
班车停运,就连办公室的空调也因为拖欠电费被限制使用。
更令人绝望的是,社保公积金也开始断缴。
有员工因病住院,却发现医保失效,只得四处筹款。
此时,独董刘姝威的《拯救柔宇》在网络引发轩然大波。
文中披露,深圳市国资委曾联合大企业,携30亿"救命资金"洽谈合作,条件是刘自鸿让渡管理权。
他怒摔咖啡杯:"没有我,柔宇将一无所有!"
投资方代表无奈地摇头,谈判最终破裂。
2024年3月,破产审查的消息传来。
尽管对外仍强撑"正常经营"门面,内部早已乱象丛生。
仓库里,堆积如山的FlexPai手机落满灰尘,包装膜都已经泛黄。
实验室里,价值千万的精密仪器停摆沉寂,积尘厚重。
员工们自发组建维权群组,有人分享了一张照片。
楼下便利店老板手持账单上门追讨,称公司拖欠万元零食饮料费用。
5月破产听证会现场,压抑气氛令人窒息。
47亿元负债、6000万元欠薪,如两座大山压顶。
刘自鸿却毫无愧色,反称员工应感激公司提供高薪岗位。
就在员工们为讨薪四处奔走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刘自鸿却出现在了网球公开赛的观众席上。
他身着考究西装,把玩香槟,身旁佳人笑语盈盈。
当现场大屏掠过他身影的刹那,国内社交平台沸腾。
柔宇员工群消息疯狂刷屏,愤怒的声讨此起彼伏。
随着舆论发酵,更多内幕浮出水面。
有人发现刘自鸿在公司破产前夕,将核心专利转移海外。
还有员工爆料公司资金去向成谜。
2024年12月,柔宇科技资产拍卖现场冷清萧瑟。
昔日昂贵设备无人问津,贱价抛售。
欠薪员工或重返职场,或坚持维权。
更有人因债务缠身,家庭破碎。
这场闹剧,最终以无数人的眼泪和绝望收场。
曾扬言"把世界掰弯"的掌门人,消失在大洋彼岸,留下满目疮痍。
柔宇科技的谢幕,为创业者敲响警钟。这个时代不缺乏天才,缺少敬畏商业规律的智者;不乏梦想,缺少让梦想扎根现实的智慧。唯有将技术理想与商业智慧完美融合,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开创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知名“独角兽”破产!曾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估值一度超500亿元》2022-11-19
2.南方都市报:《问题出在刘自鸿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2024-06-12
3.证券时报:《突发!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已去辞,近日现身美国看网球赛》2024-09-01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