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一个关于手表的社交媒体话题突然在网上引爆。一位网友发帖询问,为什么感觉中国人很少戴机械表?每个人都喜欢戴智能手表吗?这个话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由于机械表太贵,动不了几万,太奢侈了!
并非因为每个人都买不起,月薪5000的表示只配得上几百块石英表。
月薪只有多少,还要养家糊口,哪里来的钱买机械表?
网民们七嘴八舌,把责任归咎于机械表的昂贵价格和自己有限的收入。言语之间充满了无奈和自嘲,每个字似乎都在给当代中国社会贴上物质至上的标签。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目前我国机械表的市场份额很小,甚至可以说机械表是一种非常小众的产品。据20121年报道,中国智能手表全年销售额达3450万,同比增长21.5%,几乎侵蚀了整个手表市场。
相比之下,机械表的销售额只有600万只,其增长率远低于智能手表。而且在中低端市场,凭借价格优势,石英表也抢走了大量份额。
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机械表似乎已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关于机械表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往往伴随着一股悲伤的调侃之风。
你们居然买了一块一万元的机械表?还不如买苹果手表?,还可以测心率打电话,生活中许多人总是喜欢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来指导别人。
机械表太贵,性价比低。 机械表太贵是网友吐槽中出镜率最高的词汇。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月薪只有五六千,还要承担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等费用。哪里有闲钱买几万块机械表?
而且同价位的智能手表,功能丰富,还能展现科技感,显然对它们更有吸引力。
在这种情况下,是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限制”。虽然近年来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机械表的奢侈定位让他们“望而却步”。
而且在消费观念上,实用主义占主导地位,花大价钱买一块只能看时间的手表,很难得到认可。
机械表不够方便实用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恨不得分秒必争。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手表以其丰富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相比之下,机械表有点重,效率低。
每天盯着手机,还要看什么表?机械表无法测量运动数据,还不如小米手环。外出时还要带两块表,换表带也很麻烦,干脆戴上智能表就行了。
网民的吐槽反映了科技发展带来的观念变化。机械表的魅力在智能化、快节奏成为主旋律的时候逐渐褪色。
与国际著名的钟表品牌相比,中国机械表的营销费用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人们对中国机械表品牌的认知普遍较低。。
许多中国人对浪琴、欧米茄如数家珍,对北京、海鸥、依波等国产品牌却知之甚少。近几年来,智能手表品牌的兴起,更是引起了不少关注,进一步加剧了国产机械表的尴尬局面。
面对各大品牌的夹击,我们的国产机械表仍然处于非常困难的阶段。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机械表是小众爱好,大众难以接受。
因为价格高,再加上缺乏文化积淀,机械表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小众市场。
许多人把它当作专业收藏家的玩物,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即使在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中老年人中,机械表的认知度也不高。
类似地,这种低认知度也表现出机械表文化在我国面临的“困境”。
如今时代一切都讲究速度,快餐式文化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工匠精神,许多人很难停下来,认真欣赏机械表的魅力。。一道看不见的“墙”在传统工艺和现代美学之间形成。
谈到中国制表业的发展历程,还真是一波三折。然而,不要低估祖国的表学文化。早在明朝,就有了自鸣钟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到了清朝,出现了很多技艺精湛的制表大师。这门手艺真的很巧妙!
新中国成立后,制表业却走了一些歪路。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钟表厂一枝独秀,领先。虽然产量大,但品种单一,质量也不好。当时大家戴的手表要么是鬼子表,要么是苏联手表。他们怎么可能戴上国产手表?
改革开放后,洋品牌来了。浪琴,欧米茄,劳力士,一个比一个洋气,直接抢走了中国人的眼球。
这类大牌,在营销上下了很大功夫,打广告,请明星,办活动,把贵族形象树得笔直。国货哪里打得过,只能望着“绝望地呐喊”。
20世纪90年代,海鸥、上海等国产品牌短暂崛起,以性价比抢占了不少市场。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品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货的小聪明,再也没有市场。
进入新时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货自强不息的呼声越来越高,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很多人开始追求国产品牌,支持国潮。但是机械表好像错过了这波红利,还在挣扎。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创新。智能手表风靡一时,国产品牌反应迟钝,未能抓住机遇。苹果表诞生的时候,什么小寻和小天才迟到了,哪里还有机会?更不用说那些还在靠山寨维生的小工厂,早就被市场淘汰了。
传统的制表工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老一辈的制表大师凋零,年轻一代却无意恋战,宁愿去码农网红。制表学校招不到学生,很多企业后继无人。这种手艺,再也不重视,恐怕会成为绝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希望。如今,中国的海鸥、飞亚达和北京都推出了具有设计感和文化氛围的产品。相信这些品牌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一些前沿设计师也开始尝试将传统美学与现代风格相结合,推出独特的国风手表。。这一新生力量,也许正在酝酿一场改变。
在中国,机械表真的就是这样穷途末路吗?
不一定!近年来,国内产品并没有嗖嗖地上涨。从爆款lipstick到线上名人手机,只要制表行业愿意动脑筋,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
有些品牌从不懈怠,宝珀和积家都在依靠智能,我们不能落后。前阵子,海鸥推出了一款智能运动。据说可以自动链接,走路时间更准确。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标新立异”!
但是光靠黑科技是不够的,品牌形象也要升级。看看浪琴,欧米茄,邀请了什么样的流量明星,广告拍得那叫高大上。
国货也不能土里土气,要请一些逼人的代言人,拍一些有格调的硬照。让大家看看,戴国表的,也可以很有型!
要多培养一些表迷,这些人都是真爱粉。为了买一块自己喜欢的手表,人们可以节俭几个月。国表品牌一定不能错过这种粉丝经济。多做线下活动,建论坛社区什么的,让粉丝互相学习交流,可能会挖掘出很多潜力股。
也要多开拓一些细分市场。如今不兴大而全,专注于一个小领域,反而更容易成名。比如制作潜水表和飞行表,专门为运动爱好者设计;或者做一个民族风格系列,走文艺复兴路线。总之,找到自己独特的技能,不要总是和别人碰撞。
所有这些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毅力。国货迟早可以“杀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并非痴人说梦,而是大势所趋。我们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有工匠精神传承,有亿万消费者支持,有什么理由不成功?
机械表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正是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缺乏的,才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时俱进,结合智能技术,但也要扎根传统,坚持匠心。
唯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实现文化的生生不息,基业常青。
对国产品牌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国民越来越自信,民族品牌正迎来崛起的黄金时期。
如果制表行业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在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之间找到平衡,实现本土文化与国际潮流的融合,一定能够重塑辉煌,再创传奇。
归根结底,手表是一种实用的产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每一块手表,都凝聚着制表人的智慧和匠心。懂手表、爱手表的人,关心它的功能,更加欣赏它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它是智能手表无法比拟的。
这篇文章到此结束,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转发,点赞支持我们哦!
参考连接:
为何中国人很少戴机械表?网民们的回答让人觉得既扎心又现实
2024-05-11 13:36.小邢谈谈为什么中国人很少戴机械表。网友的回答让人觉得扎心又现实。
2024-05-14 22:30·咩小羊试试为什么中国人很少戴机械表?网民的回答让人觉得扎心又现实。
2024-05-15 20:37·小邈讲故事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