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中国的手机市场基本上被诺基亚、三星等国外品牌垄断。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诺基亚已经成为时代的眼泪,但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减少。
直到2016年出现了一则关于三星note7爆炸的新闻,让很多中国人开始避开三星手机。
然而,中国人之所以真正选择放弃三星手机,是因为三星的傲慢和不同对待。到目前为止,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被归类为other(其他),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放弃中国市场后,三星的利润飙升了十倍,全球市场份额可以与苹果无关。到目前为止,它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原因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许多外国知名企业看到了中国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宽松政策的吸引下,他们都渴望进入中国市场,韩国企业三星就是其中之一。
1985年,“三星电子”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这也标志着这家韩国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了他们在中国近40年的扩张之路。
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三星主要在中国销售音响等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爆炸式增长,三星集团开始在mainlandChina加大投资力度。
他们先后在惠州、东莞、天津等地建厂,资金投入越来越大,规模越来越大。21世纪,三星集团不再满足于在mainlandChina销售音响等电子产品,开始进入中国手机市场。
因此,严格来说,三星手机在华销售的时间应该是2000年以后,被认为是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外国手机品牌。
随着手机在mainlandChina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成为手机消费的主体。三星手机以其出色的屏幕和性能赢得了许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相当高。
三星手机在mainlandChina市场非常受欢迎,吸引了许多竞争对手想要分一杯羹。苹果、魅族、小米、OPPO等很多手机厂商也出现在国外品牌,中国内地手机市场一度百花齐放。
三星手机迎来了很多强大的对手,但他并没有把这些对手放在眼里,依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价格,坚持以屏幕为卖点,却不知道危机已经悄然而至。
2016年,三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旗舰手机“Note7”接连爆发爆炸事件,粉碎了三星手机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的声誉,其他在售机型的销量直线下降。
尽管三星手机高层立即做出反应,即在全球范围内紧急召回200多万部Note7手机,但中国内地用户购买的Note7手机却不包括近20万部。
三星的行为激怒了中国消费者。很多三星手机用户和原本想买三星手机的准用户都在媒体平台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说以后不会再买三星的任何型号了。
虽然三星中国区的高管已经在公共场合向消费者下跪,但中国大陆的消费者并没有为中国大陆的消费者道歉和赔偿措施买单。
要知道,在爆炸发生之前,三星手机在中国的份额高达20%。如果三星手机的高管能平等对待中国用户,以后也不会掉得这么快。
此外,此后,韩国政府部署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不利政策,如“萨德”反导系统,使中国人民对韩国产生了严重的反感,进一步使三星手机在中国举步维艰。
此外,此后,国内很多手机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吃掉了三星原本在华的份额,使得三星手机完全失去了市场。
此外,三星也陷入了韩国的政治漩涡,无法考虑自己在中国的失败,于是宣布2019年退出中国市场。
本来以为三星手机在退出中国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之后,就会从此崩溃,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三星虽然失去了中国的蛋糕,但凭借深厚的底蕴和锐利的市场愿景,将手机业务转向了包括印度和东南亚在内的欧美市场,并积极开发新的市场。
虽然三星在这些地区遭遇了苹果、华为等品牌的挑战,但令人惊讶的是,三星在众多挑战者的困境中变得越来越勇敢,全球手机份额连续排名第一。
由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储芯片和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供应商,三星手机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占有率第一。
据说三星的屏幕颜色是世界第一。他不仅供应自己的手机品牌,还供应其他手机品牌,几乎垄断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
三星除了在硬件方面有优势外,在5G和人工智能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让他跃居全球手机NO。.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三星在越南、泰国等人工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工厂,节省了大量成本。
不仅如此,三星还抓住了原本属于这些手机品牌的订单,利用全球众多国家打压华为、小米等中国手机品牌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手机的消费。
而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三星也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立足之处。 市场的根本,就是质量。尽管如今的三星手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但在质量上却有足够的保证。
这些措施让三星退出中国市场后,利润没有下降,反而呈现爆炸式增长,翻了10倍!销量一直在上升,把苹果手机、华为、小米等品牌甩在后面,稳居全球手机销量榜首。
三星退出中国市场后,得益于高层全球化的战略眼光和应对市场的强大能力,能够逆风而上,这也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努力学习。
资料来源:湖南日报2019-12-12为何中国几乎没有人使用三星手机?
2024-7-5三星电子第二季度全球网利润大幅增长,创近两年新高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