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的《创新的起源》,以宏大的视野,讲述了人类科技创新的历史。去年读过他的《理性乐观派》,讲述的是人类经济进步的历史。这两本书分别从科技创新和经济进步两个方面给我们展现一幅宏大的图景。从游牧文明开始,语言的创新,使得智人战胜了尼安德特人,成为了今天我们的祖先。在农耕文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使得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蒸汽机、煤炭、钢铁的创新应用,人类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的生产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力革命。到1946年开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计算机革命。直至现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无疑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爆炸式的改变。创新无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科技创新的的本质。一是创新几乎总是渐进的,而不是突然发生的。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有了瓦特的蒸汽机的功率。比如飞机的发明和创新,是从莱特兄弟的试飞,到后面几十年,一个逐渐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二是创新是必然的。几乎我们现在知道的很多发明,都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人都在研究,创新更多的是一种必然现象,而非偶然。即使爱迪生以及佩奇和布林在幼年遭遇不测,世界上还是会出现电灯泡和搜索引擎;三是创新是重组。每项技术都是其他技术的组合,每个想法都融合了其他想法。新技术是通过将现有技术组合起来产生的,因此现有技术将催生更多的技术。重组是自然选择,在生物演化创新中产生变异的主要方式,也是新的科技创新产生的主要方式。
科技创新的环境。为什么有的国家创新能力强?有些国家创新能力弱?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一是创新需要自由的环境。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科学技术的创新,因为科技创新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来变现。二是创新需要容错的环境。因为科技创新是在不断的失败中,在不断的试错中摸索前进的,容忍失败和错误是创新的关键因素。比如说美国的硅谷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对于商业失败采取相对温和和宽容的态度。对于科技创新,中国的容忍度和包容度也是很大的;三是需要自下而上的创新环境。自下而上的就意味着主要由企业和个人来实施创新,因为真正的占大多数主体地位的还是企业和个人。比如美国的硅谷,90%以上的创新都是来自于私人企业。硅谷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结构。
创新路上的障碍。一项新发明首先被提出时,经常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这是为什么?原因伤害了别人的利益。主要抵制创新的是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比如美国移动电话的故事,就是政府和私营企业的既得利益集团联手抵制,让这一发明整整推迟了几十年才进行市场普及。比如中国目前出口的新三样中的光伏技术领域的创新,隆基绿能在去年9月份对外宣布:公司全面转向BC技术,且声称BC技术将是光伏技术皇冠上的明珠。如果真如隆基绿能所预测的那样,那么大部分P型技术的生产线和厂家都面临着淘汰。那么对于即将淘汰的企业来说,那肯定是反对、质疑和不认同BC技术。所以,一项新的技术发明后,如果遭到同行的反对、质疑,那我们就要认真的对待,很有可能这项技术就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
最后,作者也预测,中国的创新发动机已经点火。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的创新规模和创新速度可能将超过其他任何地方。中国只作为复制者,通过模仿西方产品和工艺来追赶西方的日子,已经翻篇了,中国正大步的迈向未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核能、太阳能等领域的发展的速度将会令人叹为观止。但作者也提醒我们: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由。在思想上可以相撞并且相融、试验受到鼓舞、人和货物可以自由流动、资金可以快速流向新想法、投资人可以确保自己的回报不会被窃取时,创新才会发生。可以说自由是创新之母。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