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国在进行国产大型客机的试飞,并且获得了成功。
这个国产大型客机被称为运-10,是我国在大型客机领域最为有影响力的机型,不仅如此,运-10还是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飞机,也算是我国航天设计师根据国外客机进行改装后改造成功的。
在这次试飞成功后,这款大型客机应该也会按照之前规划好的路线,进入量产阶段,成为我国商用航空上的一名新兵。
然而就在运-10试飞完成后,国家却下令停止这一项目,这让这款大型客机直接被搁置数年,最终也没能走出我国。
而且就在这项决策下达后,负责研究和设计这一飞机的航天设计师马凤山,也因为这一决策留下了遗憾。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会做出这一决策呢?难道就因为这款飞机试飞成功后,没能获得国际上的飞行许可证吗?
在一项具体的研发领域,如果没有足够的条件,甚至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也达不到,那就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还是有一些欠缺。
中国航天事业从有了雏形开始,就不断发展壮大,技术也在一次次试验后逐步完善。在大型客机研制之前,我国是没有任何大型客机的制造经验的,只有前苏联的一些机型是可以进行参考的。
在1950年,为了制造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飞机,我国派了两批科研人员去前苏联学习飞机制造技术,设计和制造飞机的原则和规划,可以说这是我国航空事业上重要的里程碑。
前苏联的飞机制造技术是非常雄厚的,前苏联曾经是世界3大航空强国之一,曾经制造出不低于英美同等技术水平的飞机。
在两批科研人员学成归国后,我国就开始进行各类飞机的制造试验,而在众多制造的飞机中,最有名的就是轰-6轰炸机了。
轰-6是我国产设计制造的一款中型轰炸机,主要是对苏联米-4轰炸机进行仿制的,设计师马凤山也参与过这一轰炸机的设计。
在学习期间,马凤山在飞机制造方面,虽然是看了很多书籍,学到了许多飞机制造设计方面的知识,但他却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些知识会帮助他开启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在轰-6轰炸机设计完成后,我国开始研制其它型号的飞机,随着科研的经验不断丰富,在1962年,我国又将目光投向了商用领域,开始研发大型客机。
在此之前,我国所设计和研发制造的都是军用飞机,没有任何客机的制造经验。在那个年代,飞机是一种奢侈品,很多人都没有坐过,市面上的客机也大多是进口的。
大型客机的研制就像一个试金石一样,是我国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客机的设计不仅要考虑飞机的结构,还要考虑服役期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然而就在飞机设计开始后,由于特殊的情况,导致一切都受到影响。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苏联和中国就向朝鲜派遣了大量的飞机和军事顾问。
1951年,前苏联向中国提出了“出售客机”的建议。然而由于当时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国家预算不足,没办法采购前苏联的客机。为了节省开支,国家也决定自己研发。
除了国家缺乏资金外,设计师还面临着一项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当时国际上客机的设计图纸都无法在我国得到批准。
尽管我国国内也有一些客机的设计图纸,但这些设计图纸大多数是进口的,没有经过严谨的研究,设计图纸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细节等也与我国现有的技术不相吻合,所以没办法作为参考。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国设计师只能根据现有的设计图纸,进行改进。在1958年,国家批复了“制造大型客机的计划”,正式开始研制我国第一款国产大型客机。
设计图纸也是在无数次的修改完善后最终完成的,经过指导,在1970年,我国制造出了第一架大型客机,这架飞机也被称为运-10。
运-10就像一个萌芽一样,不断地吸取营养,逐渐成熟,在1979年,运-10经过多次的试飞后,终于成功了。
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使寒冷的冬天多了一丝温暖。我国第一次自主设计制造出的一款大型客机,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工业方面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不仅如此,运-10客机的第一飞行员也是我国第一位飞行员李凤翔驾驶的。
作为运-10的“精雕细琢者”,不仅体现了设计师为我国航空事业所付出的汗水与心血,更体现了我国在航空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运-10的成功试飞,让国人为之振奋。
在运-10诞生后,国家也决定将其投入到量产阶段,但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意外。
这款已经完成试飞的客机,在分类上属于民用,然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国内也有了一些民用的需求,国际上也有一些民用需求。
如果在此时将这款客机投入量产,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可以出口国际市场,既能保证国内航空事业的需求,又能给国家带来一定收入。
然而国家对于这一问题一直没有进行决定。直到1980年,国家制定了将运-10投入量产计划。
这时的运-10在我国航空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一定的领导地位。正当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国家却下令停止这一计划。
这一决策的下达,不仅让设计师马凤山感到心痛,还让所有人对这一决策产生了疑问。为何会在这时停止计划呢?
原来这一切都与国家预算有关。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我军武器装备和国防建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然而这时的国家预算却偏向民用航天事业。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各类武器装备和国防设施都没有相应的投入。
直到国防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国家才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进行武器装备方面的研发。这种情况下的国家预算,必然会影响到民用航天事业的发展。
虽然运-10已经试飞完成,并且在民用航天领域占有一定的领导地位,但如果将其投入量产的话,数额上都是一个巨大的开支。就算是将这款客机投入量产了,也是杯水车薪。
当时国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是要解决武器装备和国防安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许多事情都需要优先进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运-10客机便被搁置下来,无法再进行量产。
这时的运-10还是有一定的出口价值的,如果当时与外国厂商谈妥,或许运-10会迎来一个新生。然而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运-10也逐渐被其它客机取代。
在1980年,运-10试飞成功后,本应该进入量产阶段,但因为国家预算和国际飞行许可证的问题被叫停。
这也让众多设计师感到惋惜,因为马凤山和他的团队耗时多年进行研制,最终却只完成了两架。当设计师们耗尽心血,只完成了两架的时候,无疑会面临很大的挫折。
当运-10搁置后,中国也开始和美国麦道进行合作。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向美国麦道进行学习,准备引进麦道的MD-80型客机。然而在1989年,两国关系紧张,使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合作中断。
这时我国又决定将运-10客机投入量产,但由于没有获得国际认证,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只能投入国内市场。
但我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于是又与澳大利亚的澳航进行合作,将MD-80引入国内。
1994年,随着我国加入国际民航组织的适航审定后,运-10获得了国际适航认证,从而可以投入量产,但运-10的研制进程已经被搁置。
运-10被浪费的精力和时间不可估量,当年投入研发的数亿,换来的却是两架飞机,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所以说当时国家做出的这一决策,可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师马凤山。
马凤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就像广大科研工作者一样,凭着对祖国的那份热爱,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
然而就在这一决策下来后,马凤山内心也留下了很大的遗憾。正是他在航天事业上做出的巨大贡献,让我国的航空事业有了更长足的进步,同时也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运-10并未量产,并不影响我国的航空技术水平,在随后的十年间,我国又曾多次尝试过研制大型民用客机,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这可能和国家当时对于航空事业的认知和发展方向有关。
如今我国产自主研发的C919客机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在2023年5月28日,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举行了交付仪式,这标志着我国终于打造出一款完全独立自主的民航客机。
虽然在这之前也有过试飞,但在2017年的试飞结束后,我国也对C919客机进行了改进。C919是我国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大飞机,也是我国第一款进入产业化批产阶段国产民航客机。
这一节点上的突破,不仅标志着C919客机成功交付,更体现出我国在飞机设计制造方面达到了更高水平。从那个年代开始,航空事业便一直在进步。
C919的交付也意味着中国掌握了独立设计大型客机的能力,这也让许多人感受到,正是在几十年间,国家所做出的努力,才最终有了如今的成果。
当年也正是马凤山的无私奉献和努力,才让我国航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如今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中,我国的C919民航客机作为最大的飞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我国科技实力逐渐强大的象征,同时也是我国引领全球航空产业发展的见证。
运-10没有量产,这项决策虽然在当时看来是正确的,毕竟国家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然而在如今这个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是不分国界的,技术是可以共享的。
虽然当时的决定是为了我国的国防建设,但运-10没有量产也让我国错失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毕竟航空工业和军事是紧密相连的。
当年那个技术并不成熟的年代,如果运-10量产,这对于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所以说当时国家做出的这一决定也影响了我国后来数款客机。
失去的东西就应该让其回归,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能寻找弥补,所以说国家在研发技术的时候,既要考虑研发成本,还要考虑它的长远利益。
如果当时运-10量产的话,或许我国在航空军事领域又会有一个新的突破。所以说这一教训应为现在的高科技项目当做警示。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