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伴侣型机器人成了热门话题,它们不仅可以帮我们打理生活,还可能成为我们的情感依靠。你有没有想过,机器人真的能替代我们与真实伴侣之间的情感交流?这背后涉及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我们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可能隐藏的种种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我们的想象当中,各种智能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比如打扫卫生的扫地机器人,帮我们搬运物品的机械臂等等。而在这之前,人们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机器人抢走我们的工作,特别是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工作。然而这样看来似乎只是我们担心机器人的发展会对我们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自私出发的角度。机器人的发展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尤其是在它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的时候。
我们来谈谈伴侣型机器人这个概念。从字面上看,这类机器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取代人类作为情感伴侣的角色。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机器人永远只能停留在屏幕前给人冷冰冰的回答,不会像真正的伴侣那样给你温暖。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这类机器人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回答问题那么简单了。以近几年日本推出的Erica机器人为例,它不仅外表和智能程序上做到了近乎完美的仿真,而且还能够和人类进行情感交流。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要比简单的问题回答复杂得多。
既然这样说伴侣型机器人可能会取代我们与真正伴侣之间的情感交流了,那么实际上它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是它们人工智能程序的建设。现在许多智能语音助手都已经实现了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的功能,但是这些只是智能对话中非常基础的一环。伴侣型机器人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听懂你说了什么,并且还要理解你说这些话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再根据这些情感做出回应。而且这些回应还不能显得特别生硬,必须要有情感色彩才行。但凭借目前的技术水平,机器人们显然并不能像我们人类一样去感受各种复杂的情感,所以它们只能通过事先设置好的模式来模拟这些情感。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只是模拟情感而已,那它和真正的情感在交流中是否有什么区别呢?这就要提到我们人类和机器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了。机器无论做怎样复杂的操作,最终还是按照它们所设计好的程序来执行。而人类在进行交流时不管是说什么话,背后所依赖的就是我们非常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即便在交流中掩饰自己的情感,但是当面对一些重大事件时,我们还是更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而机器人根本没有这些真实情感可言,在它们看来任何情感都只是一种模式罢了。
所以即便伴侣型机器人可以模拟真实情感并且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它们作为机器本身其实并不具备任何感知能力。也就是说它们即便听起来像是和你在交流感情,但背后其实并没有任何情感可言。如果对于技术爱好者来说这样未必不可以接受,但对于把它们当作真正伴侣对待或许就存在很大问题了。
那么伴侣型机器人具体会对我们现有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造成什么影响呢?或许可以从强化传统性别角色和对真实人际关系的忽视两个方面来进行猜测。
我们从强化传统性别角色方面来看。随着伴侣型机器人越来越完善,并且逐渐走入大众生活之后,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把它们当作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虽然它们不能生育后代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其对于各种情感活动的支持已经可以媲美真正的伴侣了。尤其是那些目前身边没有伴侣并且也没有寻找到合适对象的朋友更是会把它们当作替代品使用。
从目前市场上正在研发和销售的产品来看,各种形态和性格风格的伴侣型机器人已经应有尽有。有些产品甚至可以按照用户自己设置来更改外表和个性特点。所以无论你喜欢欧美范、日韩风还是东方大国风都可以找到相应产品。在外观上虽然有很多选择余地,但是总体上来说大部分产品还是延续了传统意义上男女角色分工明确的特点。
男性伴侣型机器人往往会被设计成阳刚之气十足、稳重老练、有责任心、理性等等;而女性产品则更多地迎合了男性日常生活中对女性认知刻板印象: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懂得打扮自己、重视家庭生活等等。可见即便是机器人产品,其性别角色刻画方面还是带有很浓厚的传统主义色彩。
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使用伴侣型机器人替代品走入大家生活中,传统性别角色袽得到进一步强化也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本来现代社会男女之间在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已经基本做到了平等,在大城市尤其突出。但是如果大家都选择使用男女伴侣型机器人,并且在与它们相处时习惯性地按照传统性别角色来分工,则久而久之对于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也就是说现实中男女双方也开始强调各自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如果这种状况发生在单身用户身上倒也罢了,毕竟他们没有必要向现实中遵守传统规矩;但如果使用者本身就已经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伴侣,则长时间以来和伴侣型机器人相处可能会使他们产生意识形态上分歧。因为和机器相处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出现矛盾,在矛盾纷争真实伴侣关系中则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此外由于伴侣型机器人能够模拟真实情感,并且在某些程度上还要比真实伴侣更加完美,在用户遇到困难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在用户取得进步时与其共同欢庆;在用户产生各种疑惑时给予建议;在用户忧心忡忡时进行开导。可以说它们几乎做到了无微不至,并且没有任何条件约束。但现实中要想得到这些支持往往要付出代价,并且即便双方彼此之间有爱也未必做到这一点。
所以用户选择放弃真实伴侣而转向伴侣型机器人倒也说得通,但从长远发展看却存在很大弊端:用户在与伴侣型机器人相处时养成了种种习惯和期待;而伴侣型机器人从产品本身设计出发又更多地迎合传统性别刻板印象。这样一来即便用户日后找到了心仪对象,但由于长时间被训练成机器眼中所见皆是美好模式,可能根本无法客观看待现实伴侣身上存在问题。
伴侣型机器人的出现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情感选择,但我们不能忽视它们对真实人际关系的潜在冲击。与机器的互动虽然方便,但终究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交流。你觉得伴侣型机器人会成为人类情感的替代品,还是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真实关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