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

2024-09-12 8 yuneu

三门峡大坝作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但自建成以来就饱受争议。

有人将它视为守护黄河的壮举,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中国水利史上最大的败笔。

尤其是陕西周围的人民,他们对三门峡大坝的感情极为复杂,甚至呼吁要将其炸毁!

那么,三门峡大坝为何褒贬不一?它的建造究竟是壮举还是败笔?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1张

民众不满,备受质疑

说到三门峡大坝引发的问题,那可真是一箩筐。

三门峡大坝蓄水后,淹没了大片土地,导致近90万人不得不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这不仅仅是搬个家那么简单。

突然被告知要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有人可能会说,为了国家发展,牺牲一些是难免的。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移民的感受,他们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这种心理压力是难以想象的。

更糟糕的是,很多移民的新居住地条件并不理想,有的地方缺水少地,有的地方基础设施不完善。

这些问题导致很多移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了返迁现象。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2张

更何况,泥沙淤积问题远远超出了预期。

大坝建成后仅一年半时间,淤积的泥沙就达到了15.3亿吨,远超设计预期,这导致潼关高程陡然抬高了4.4米,在陕西渭河河口附近形成了拦门沙。

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上游地区的水患风险大大增加,原本是为了防洪而建的大坝,反而增加了上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由于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上升,加上灌溉不当,导致大量农田出现盐碱化,盐碱地产量低,有些甚至寸草不生。

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当地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3张

最后,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坝阻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同时,水库蓄水改变了局部气候,对周边植被也产生了影响。

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让三门峡大坝成为了陕西人民心中的一根刺。

有人甚至说出了"早就该炸掉它"这样的极端言论,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偏激,但也反映出当地民众对大坝的不满情绪。

然而,如果没有大坝,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黄河带来的威胁呢?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4张

黄河之患:从大禹到新中国的不懈努力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不仅道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也暗示了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无尽烦恼。

几千年来,黄河水患一直是悬在中国北方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

洪水泛滥,决堤改道,无数次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主流由山东北部改道山东南部入海,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这次改道淹没了大片良田,夺去了无数生命,被称为"丁巳大水"。

不仅如此,黄河的泥沙淤积也是一个大问题。

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悬河",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洪水,后果将更加严重。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5张

面对如此凶猛的黄河,古人也曾尝试过各种治理方法,比如大禹治水。

但这些方法都只能解决局部问题,无法从根本上驯服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国家大事。

如何驯服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为了新政权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应运而生——三门峡大坝。

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我们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修建一座高程147米的大坝,形成一个总库容355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6张

但是,这个方案也引发了争议。

有些专家,比如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就对这个方案提出了质疑,他们担心大坝会造成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

尽管有争议,但工程还是在1957年9月正式开工了。

数十万工人日夜奋战,在荒凉的山谷中奇迹般地崛起了一座巍峨的大坝。

工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比如,怎么把河水引开,让工人们能在干河床上施工?我们采用了"筑岛法",在河中修建了一座人工岛,将河水分流。

这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技术创新!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1960年4月,三门峡大坝主体工程终于完工了。

这座被誉为"黄河第一坝"的水利枢纽,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开始了它的使命。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7张

"治黄丰碑"

三门峡工程自投入使用以来,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家都知道,黄河历来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每次洪水泛滥,都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通过调节水量,有效减缓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特别是在凌汛期,大坝的作用更是显著。

什么是凌汛呢?简单说就是河里的冰块堵住了河道,造成水位上涨。

以前每到冬春之交,黄河中下游地区就提心吊胆,生怕冰凌造成堤坝决口,有了三门峡大坝,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1973年,三门峡发电机组正式投产,到1990年底,累计发电量达到150亿千瓦时。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还很贫穷,这笔电力可是帮了大忙了。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8张

再加上,三门峡大坝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它每年为附近70多个市县引水超过100亿立方米,灌溉了100多万亩农田。

这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就是因为它含沙量大。

这些泥沙常年累月淤积在河道里,造成"地上悬河",威胁沿岸居民的安全。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在1960年到1970年的十年间,累计拦截了超过57亿吨泥沙。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

这座大坝在建成之初被誉为"治黄丰碑",却在后来引发了诸多争议。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9张

多次改建历程

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关部门也不是袖手旁观。

从1962年开始,三门峡大坝经历了多次改建,试图解决泥沙淤积等问题。

这些改建可以说是一次次的自我修正,也反映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理念的变化。

第一次改建发生在1962年。

当时,上游泥沙淤积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威胁到了大坝的正常运行。

于是,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从"蓄水拦沙"改为了"泄洪排沙"。

简单来说,就是在汛期开闸放水,冲走一部分淤积的泥沙。

这次改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淤积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比如,大坝的发电和灌溉功能受到了影响。

毕竟,你把水都放走了,还怎么发电和灌溉呢?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10张

第二次改建是在1969年到1973年间。

这次改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泄流设施。

具体来说,就是增加了两条隧洞,并把原来的发电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

这次改建大大提高了水库的排沙能力。

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泥沙淤积速度虽然减慢了,但仍在继续。

而且,频繁的泄洪排沙对大坝结构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11张

于是,1977年到1980年,三门峡大坝进行了第三次改建。

这次改建主要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加固了大坝结构,提高了抗震能力。

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泄洪排沙设施。

经过这三次改建,三门峡大坝的运行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泥沙淤积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大坝的安全性也有所提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12张

争议之坝

关于三门峡大坝存废问题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完全平息。

陕西方面的意见最为强烈。

他们认为,三门峡大坝给陕西带来的危害远大于收益。

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增加了洪水风险;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有陕西人大代表甚至多次提议拆除三门峡大坝。

“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第13张

但是,河南方面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他们认为三门峡大坝应该保留并合理利用。

大坝确实为河南带来了实际利益,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电力,还为当地农业灌溉做出了贡献。

三门峡市更是明确表示,三门峡离不开三门峡大坝。

这场争论虽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但它推动了我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考。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三峡工程,它既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话",也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灾难"。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去评估、管理和改进。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三门峡水库

中国青年报:《陕西代表呼吁尽快综合治理渭河》

民主与法制网:《三门峡水利枢纽存废之争——豫陕两地 50 年的“黄河官司”》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