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过多多买菜这种社区团购吗?当初它刚上线的时候,简直是大家的买菜神器,动动手指,隔天新鲜蔬菜、水果就能送货上门。
然而,曾经风靡一时的多多买菜,如今却越来越不受欢迎,甚至很多团长都不愿意再做了。这到底原因为何?
多多买菜最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极具诱惑力的价格。你想想,2斤红薯不到3块钱、3根玉米平均只要1块钱,甚至2斤胡萝卜只卖2元,这样的“白菜价”,谁能不心动?
再加上购物满多少送优惠券的玩法,不少用户在花几块钱体验了一次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习惯性地在多多买菜上囤菜。
数据显示,2020年,多多买菜业务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短短几个月内覆盖了近300个城市,注册用户激增,日订单量破千万,成为社区团购的领军者。
想象一下,早上起床你只需拿起手机,打开App,轻松选择自己需要的蔬菜、水果、肉类,甚至日用品,付好款后,第二天这些商品,就能送到小区附近的提货点。买菜的时间从几十分钟变成了几分钟,甚至可以在通勤路上完成。
这对很多平时忙得团团转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这种便利一度让多多买菜成为了社交时的热门话题,“今天你团了啥?”也成了邻里间的新问候。
在消费者端用户激增的同时,多多买菜的团长机制也让不少人看到了创收的机会。简单来说,团长就是多多买菜的中间人,他们负责组织社区里的居民下单,并从中赚取10%到20%的佣金。
听起来好像有点像微商,但多多买菜的团长机制简单且不需要囤货,只要有资源、有圈子,赚点小钱轻轻松松。
到2022年初,全国已有200万团长参与了多多买菜的运营。拼多多靠着这套团长裂变模式,快速打入了各大城市和乡镇市场。甚至连一些从未想过自己会做团长的人,也都跃跃欲试,想分一杯羹。
疫情期间,线下生活几乎按下了暂停键,买菜这样的日常需求反而变得尤为突出。大家减少出门频率,避免去人员密集的菜市场或超市。
这时候,多多买菜的“无接触配送”功能大放异彩,订单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居民们只需在网上下单,菜就会送到小区的自提点,既保证了供应,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那段时间里,不少小区的自提点,都被订单堆得满满当当,用户热情高涨。一位社区团长曾回忆说,“每天都要处理几十单,水果、蔬菜、肉类一应俱全,到了自提点基本上排队取货的居民就像在等大促销。”
在疫情高峰期的2020年3月,多多买菜的日活用户数曾一度突破500万,月活跃用户达到了2500万,市场占有率一跃进入全国前列。多多买菜迅速占领了大部分城市和乡镇市场,一度成了数亿家庭每日的必备工具,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粘性。
然而,这样的“黄金时代”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多买菜逐渐暴露出了它的诸多问题,用户的热情逐渐消退了……
你有没有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多多买菜,最近好像不太热闹了?别说是消费者减少,连曾经抢着当的“团长”现在都不愿干了。是什么让曾经疯狂的社区团购热潮一下子“冷”了下来呢?
多多买菜刚上线时,靠着低价和方便确实吸引了大量用户。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不少消费者在团购过程中验证了一个真理:便宜,可能还真没好货。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体验?买回来的蔬菜水果,有的看起来挺新鲜,但一摸就软塌塌的,买到的肉类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更有消费者反应,还能收到散发异味的菜品。
虽然多多买菜有“晚到必赔”、“极速退款”等服务,但这些操作流程麻烦,体验感极差。长期下来,不少消费者失去了对平台的信任。
2023年,多多买菜的客户满意度下滑明显。许多用户吐槽说,现在的商品质量和刚开始时根本没法比,一些用户干脆放弃了多多买菜,回归传统的菜市场。
除了用户不愿买,曾经抢着当的团长们也开始“退场”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赚不到钱了!
早期的多多买菜为了迅速扩展市场,给予团长们较高的佣金和补贴。那时候,只要你愿意当团长,动动手指组织邻居下单,赚个成百上千元不在话下。
可随着平台的成熟,拼多多的补贴逐渐减少,团长的收入也大幅缩水。有些团长反映,最开始还能轻轻松松一个月赚几千块,但后来每单的佣金从最初的10%慢慢降到了不到5%,有时甚至低于2%。这样一来,即便组织几十单,除去时间成本,最终赚到的钱也不多。
而且,当团长不仅仅是发发链接那么简单,还得负责跟进订单、解决售后问题,最烦的就是经常有顾客投诉商品质量差(退货就要退佣金)或订单配送不及时。要处理这些问题,团长得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可赚到的钱却少得可怜。长此以往,很多人觉得吃力不讨好,干脆不干了。
市场的竞争也让多多买菜不再风光。社区团购的模式本来就是个红海市场,从美团优选、叮咚买菜到京东到家、盒马生鲜,再加上后来快手、抖音等巨头的入局,这场“百团大战”愈演愈烈。
美团和盒马等平台相对注重商品质量和配送服务,虽然价格高一些,但稳定的品质赢得了许多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
而抖音、快手等则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开启了社区团购的新模式,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用户。在这些平台面前,多多买菜的价格优势逐渐被消磨掉,用户开始慢慢转向其他平台。
2022年下半年,多多买菜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尤其是疫情防控放开后,大家对社区团购的需求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实体市场重新恢复生机,多多买菜的订单量也进一步萎缩。
到了2023年,多多买菜的活跃用户数量下滑了30%以上,即便多多买菜依然在运营,但它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
从一开始的万人追捧到如今的门庭冷落,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这也让人不禁思考,社区团购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疫情期间,许多城市实行了封控管理,人们不能轻易外出,线下菜场也面临关闭或限流的情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团购和线上买菜平台迅速崛起,成为了很多家庭维持日常生活的重要渠道。
多多买菜就是在这个时候打响了“第一枪”。凭借拼多多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多多买菜通过低价和高效配送迅速俘获了大量用户。一时间,大家都习惯了在手机上团购蔬菜水果,团长们忙着组织邻里订单,平台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线上买菜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不仅避免了去线下菜市场人挤人的麻烦,还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2021年社区团购市场的规模,一度达到1205.1亿人民币,用户数突破6.46亿人次。无论是美团、京东还是拼多多,都在这场“买菜革命”中大展拳脚。
然而,随着防控放开,线下菜场重新恢复活力。很多人发现,在线下菜市场,你可以亲自挑选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摸一摸,闻一闻,看看有没有虫眼、是否打了蜡,心里有底。而线上买菜则是一种“盲选”,你永远无法确定,送到家门口的商品质量,是否与图片相符。
而且,线下菜市场通常有更多的品类选择,特别是一些特色食材或者本地特产。去一个传统的菜市场,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样的新鲜豆腐、手工面条或者本地的土特产,这些在线上平台上往往很难买到。
那么问题来了,线上买菜和线下菜场究竟谁赢了?从多多买菜的兴衰来看,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
线上买菜确实有它的优势,尤其是在时间成本和便捷性上。对于那些没有时间,每天去菜市场的人来说,线上买菜无疑是一个更省时省力的选择。
但线上买菜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商品的不可控性、售后的繁琐、以及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让许多人感到“线上买菜”只是一个应急方案,而不是长久之计。
而线下菜市场的优势,也在于这种互动性和真实感,你能亲自体验、选择商品的品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更为牢固。但它的劣势是时间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时间去菜市场的消费者,线上买菜显然更方便。
虽然多多买菜的热潮逐渐消退,但线上买菜并没有走到尽头,反而在不断进化。如今,越来越多的线下菜市场开始布局线上服务,借助电商平台和配送体系,提供“线下选购+线上配送”的混合模式。
例如,盒马鲜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大量线下门店,用户既可以到店购买,也可以通过线上下单享受极速配送。这些尝试表明,线上买菜和线下菜市场并不是彼此排斥的,而是可以共存甚至互补的。
所以,线上买菜和线下菜场,谁是最终的赢家?也许答案是——我们这些消费者。随着购物方式的多元化,我们拥有了更多选择,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能让我们买得方便、吃得新鲜,那就是最大的胜利。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