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

专家观点 | 重庆距离无人驾驶常态化载人飞行有多远?业内人士预计:大约3-5年

2024-12-27 16 yuneu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白麟

低空经济的“新蓝海”是美好的,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少挑战。

“要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常态化载人飞行,估计要3-5年以后。”12月25日,星网数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党先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从科学角度来说,常态化载人运营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航空器可靠性验证、低空各要素数据融合、通导监视设备以及管理机制等。

专家观点 | 重庆距离无人驾驶常态化载人飞行有多远?业内人士预计:大约3-5年,专家观点 | 重庆距离无人驾驶常态化载人飞行有多远?业内人士预计:大约3-5年,第1张

飞行汽车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举个例子,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航空座椅,也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和跌落测试,因为涉及人的生命安全,这必然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党先举说。

关于低空经济涉及的管理机制,党先举指出,传统民航管理采用军方和民航的垂直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参与度较低。但低空经济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地方政府会参与到低空飞行活动的管理中来,由地方政府什么部门管、管多少、如何管这些都是需要落实的事情。而当一个城市上空每天有和地面汽车相当量级的低空飞行器起降时,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显然难以应对,需要创新管理手段。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是一大挑战。两江航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阳介绍,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可分为空中和地面两大类。“空中设施包括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气象服务等,地面设施则包括起降场地、充电设施等。这些都需要大量投入。”

技术上的瓶颈也需要突破。党先举表示,目前移动通信技术主要覆盖200米高度的低空区域,而低空经济涉及的空域需求涉及到上千米高度,低空飞行需要更可靠、更低延时的通信、导航、监视保障。此外,目前的电池,仅支持飞行器续航20分钟左右,难以满足应急救援等场景需求。“还需要明确划分管制区、适飞区等对低空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在低空空域精细化规划管理中地理要素、空域要素、场景要素等多维度数据的‘孤岛’也需要打通。”

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记者了解到,虽然重庆已形成了包括华夏航空教育、渝翔航空、航天职大等在内的职业培训体系,但相比产业发展需求,人才供给仍显不足。特别是在跨界融合人才方面,既懂汽车又懂航空,既懂制造又懂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稀缺。

对于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党先举认为,首先应该是开发货运场景,并进行大量安全性验证,其次是旅游观光等体验性场景,最后才是常态化的人员运输服务。

向阳指出,在系统运营方面,初期采用人工与数字化系统相结合的模式,远期目标是实现完全智能化的自主运营。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提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支持,以及建立公平的空域管理平台。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