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父亲叫刘志成,今年79岁。
刘志成的祖上并不是宿迁人,根据刘强东的回忆,他的太爷爷和爷爷是湖南湘潭人,解放后公私合营,家里的船队收归国家,太爷爷和爷爷,也就是刘志成的爷爷和父亲搬到了宿迁。
虽然船队没了,刘志成的父亲还是在公营的船队里面工作,刘志成耳濡目染,对于驾驶船只做生意的门道也慢慢熟悉起来。
刘家有供孩子读书的传统,刘志成的父亲小时候跟着船队的私塾先生读书,刘志成也读到了高中。
刘志成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过年过节,春联对子都是刘志成书写的。
不过在刘志成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于是刘志成接班父亲的工作去开船,一个月12元。
后来和刘强东的妈妈王邵侠结婚,74年生下刘强东,75年生下刘强茹。
这也是刘强东说的靠一个人工资12元养活四口人,不容易。
这也是刘强东家里最苦的时候,那时候刘家天天吃红薯,早晨红薯稀饭,中午红薯煎饼,晚上红薯粥加点米饭。把刘强东吃的对红薯反胃。
就在刘强东觉得红薯难吃的时候,改开春风来了,1982年左右,刘强东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国家允许个人跑运输,刘志成辞职了,下海经商养活家人。
出身跑船世家,刘志成对跑船经商的道路很熟悉,一般是先借钱买船,在两地之间倒卖商品,三年后还清借款,之后便是盈利阶段,等到钱攒的差不多了,就再买一条大船,如此往复。
当时没法贷款,只能问亲戚借钱,刘志成把自己的亲戚借了一个遍,不管是刘强东的外婆,姑姑,还是上海南京淮安的亲戚,终于借到了2000元钱,买了一只小船,排水量只有十吨左右。
这次创业给刘强东很大影响,虽然给国家开船工资不高,但是铁饭碗,当时农民都在种地,借钱跑船是有风险的,假如出现问题,两千块在当时就直接宣布破产,永远也翻不了身了。
所以说刘强东后来没选择仕途,从外企辞职创业,也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大约在刘强东四年级的时候,刘志成还清了欠款,也赶上了过年,刘志成在集上买了15斤猪肉,让刘强东看的目瞪口呆,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家里就突然富裕了,一次能有那么多猪肉,可以放开了吃。
现在的刘志成,就是一个随和没有架子的老人,他在年轻时代,也是话不多,但是跑船很讲规矩,最重要的是诚信。
有很多船家在替人运货的时候,喜欢偷船上的东西。
特别是一些紧俏物资。
但是刘强东的父母不允许孩子这么做,他们对刘强东说,你们要吃苹果,可以去买,但是不能偷船上的。
当时还有偷煤炭的,刘强东父亲也要求刘强东不这么做,如果是水里掉落的煤炭可以去捞,但是船上的不能偷。
跑船很苦,但是刘强东的父亲跑船回来不说自己苦,他在跑船回来后告诫刘强东,努力就有机会。如果你想超过别人,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些努力。
刘强东小时候见父亲次数不多,他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创办京东的时候,他就是从诚信入手,保证货真价实。
二 收养一个女儿
1991年,刘志成做了一个决定,收养一个女儿。
也就是刘强东说的老三。
这个女孩的家里困难,父母实在养不起了,于是打算把孩子送给别人。
当时刘志成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但是看到对方可怜,还是决定收养。
有人可能觉得,刘家都有钱了,收养个孩子没什么。
其实这时候的刘家,已经陷入了经济危机。
刘志成买了一艘船,回来后发现船的地板很薄,根本不是说的那样子。
找到卖家,因为没有合同,没有协议,对方耍赖皮,打官司也没能赢下来,刘志成夫妇只好又借钱换了船底,这下子又背上了几十万债务。
所以才有了后来村民随份子,500块加上76个鸡蛋的故事。
当时刘强东家里有了困难,村民们雪中送炭。
虽然后来刘强东成为千亿富翁,刘志成还是保留了淳朴的特色。平时就和朋友一起打牌,从来不摆架子。
即便是网友来拍摄,也都邀请进来,还请大家吃做的饭。
合影都满足要求。
三 只要身体允许,还是要工作。
刘强东发家后,刘志成年龄也大了,
刘强东发家后,不再跑船,但是刘志成闲不住,趁着身体好,还是找地方打工。
直到这些年,他才放松下来,每天就是打打牌,和人聊聊天。过着悠闲的生活。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