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

2025-01-26 8 yuneu

#头条深一度#

一、衣食住行

我们印象中的神,那是平地飞升,腾云驾雾,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喝玉露吸仙风,不食人间烟火的。但是山海经里的神不是这样的,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更接近于人。

不过山海经毕竟是地理志,以记录地理为主,在涉及到一些重大事情的时候才会记录下来。所以并不是上古诸神的衣食住行全记录,只是偶尔出现。而这些偶尔出现就被敏锐的老严抓住了,在这里举一些例子奉献给大家过年。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1张

女丑就是一个神。10个太阳因为不需要继续在天上运行了,所以他们有时候调皮捣蛋,在天空聚集。有一次在天山上空聚集,就把生活在山上的神女丑给晒死了。“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意思是说有人穿着青色的衣服,用衣服的下摆遮住脸,她的名字叫女丑之尸。说明那时候的神是要穿衣服的。在上古时代,有时候人神之间并没有严格区分,主要体现在把一些神称作人,基本没有出现把人称作神的时候。

山海经里对于神的吃饭,讲得实在太多。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其祠:泰逢、熏池、武罗皆一牡羊副,婴用吉玉。”泰逢、熏池、武罗三个神都生活在今天的河南省,“其祠”在山海经里指的是给他们吃饭。他们要吃的是两种东西,一是羊杂碎,二是玉石。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2张

至于这些神的住处,大多数是露天栖息的,只有少数神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比如西王母“穴居”,就是住在山洞里。当然这并不是他们没有钱付首付,而是他们的生物属性跟人类不一样,不需要住在一个特定的封闭的空间。

山海经里的神主要包括两类,一类被称作天神,另外一类是在地面诞生的神。天神出行主要依靠龙拉车,地面诞生的神出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英招的出行方式最具有代表性。他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巡视管理空中花园。空中花园是今天贺兰山西部的一座山上的花园,山海经里的原话叫“悬圃”,面积广大。需要在山上经常跑上跑下的,如果用人步行的方式就支撑不住了,所以这个神的下半身是马。他的职责之二是巡游四海,四海指的是当时中华民族活动区域边境的4个湖泊。那时候的中华大地虽然没有今天这么广阔,但四海之间也是上千里的路程,依靠马脚奔跑就办不到了,所以给他设计了一双巨大的翅膀。英招的外形是: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马,长着一双翅膀,身上布满虎斑。

从这些神的衣食住行方式我们看得出来,相比于我们印象中的神仙,他们更接近于地面的生物。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3张


二、生物属性

衣食住行本来属于他们的生物属性之一,而我在这里集中要介绍的是这些神的生命属性。这是生物属性的本质。

首先是他们的能力跟他们的身体构造是紧密相关的。这在上文介绍英招的时候就已经涉及到了,但那还不够足以让大家理解神的生物属性。所以这里再举几个例子。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4张

开明兽是镇守昆仑墟最后一道防线的神,他独自镇守一道防线,首先需要有强大的武力。所以他的身子是百兽之王的老虎。但是比一般的老虎大得多,从山海经的描述来分析,身长至少二三十米。他也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决断能力,所以长了9个人头。地球上智商最高的还是人类,而智商属于头部的机能,如果头越多,头与头之间有机协作,智商就会比普通人高尚几倍甚至是百倍。

青腰山上的武罗,是给尧管理后宫的。后宫总是花枝招展的,所以她的外形也接近那些美女:皓齿细腰,声如鸣玉。看起来和美女群是同类,促进和这些后宫们之间的交流。但同时还要面对外来的侵犯,所以她身上遍布豹纹,也就是具有豹子的奔跑打斗能力。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5张

山海经里的神,因为外形怪异,很多神都像是几种生物组合成的,所以让人们觉得不可思议,无限增加了山海经的神话色彩。但科技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在如果有超级生物科技的情况下,可以把地球上不同生物的基因编辑到一起,这样诞生的生物体,就可以同时具有不同物种的外形,当然也就综合了不同物种的能力。

而山海经也的确给我们透露了上古时候是具有高科技的。其中集中讲述了10个太阳和12个月亮的故事,尤其能体现这一点。在山海经里,这些太阳月亮都是人造的,他们从太行山运行到帕米尔高原,每隔15天一个来回。在起点和终点都有专门的神管理他们的出行时间,避免乱套。甚至这些太阳月亮还有补充能量的设施,那就是著名的扶桑,以及不太著名的柜格之松。而这些太阳月亮都有自主的意识,甚至还可以在空中聚集,说明他们本身就是生物。所以这些故事给我们透露了那时候高超的生物科技技术。在洞悉生命本质的前提下,随心所欲编辑地球生物的基因,诞生新的生命体,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6张


三、硅基

山海经还有大量的信息告诉我们,这些神是硅基生物。因为我之前有一篇文章专门讲到这点,所以在这里不做详细论证,只把论点做个简单的列举。

这些论点包括:他们喜欢吃玉,而玉的主要含量是硅,所以他们的身体里肯定有大量的硅;硅和硅化物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所以推理硅基生物的寿命很长,而山海经诸神的寿命的确很长;因为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哪怕死亡之后也不会腐烂,山海经也的确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意外死亡之后倒伏在地面的神的尸体。二负在颛顼年间死了,直到夏朝还在地面。

山海经里所记载的这些硅基生物现象,再加上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就可以肯定那时候的神是泥土制造出来的硅基生物。上文已经说过,那时候人神并没有严格区分,很多时候把神也称作人。所以女娲抟土造的人,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神。女娲抟土造人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特定需要,采集地球生物的基因,进行编辑之后,用泥土制造新的生命。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7张


四、个性、会死

山海经里的神是有个性的。“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这两句的前一句,多数人解释为夸父不自量力,少数人解释为夸父不知道自己力气到底有多大。不管哪种解释,都体现出夸父的个性特征。前一种解释体现出他的妄自尊大,后一种解释体现出他想深度了解自己。

西王母“善啸”,体现出他身上的野性。精卫填海,体现出苦大仇深下的宁死不屈。帝之二女常游于江渊,体现出娥皇女英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无所事事。刑天最早也记载在山海经当中,人们也认为它像精卫一样的宁死不屈,这却反而是误解。山海经讲到他“操干戚以舞”,其实不是战斗,而是无意识地挥舞武器。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8张

个性特征也是一种生物属性,表现出这些神就是实实在在的生物。当然后来产生的那些神仙,也个个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原因很简单,文学虚构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山海经所讲到的远古时候的那些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上文已经涉及到了,虽然这些神的寿命很长,但遭受意外之下,他们也是会死的。比如杀了窫窳的二负,就被颛顼派人处死了。女丑被晒死了。夸父被应龙杀了。山海经讲到了众多在地面长久不腐烂的尸体,大多都是具有外伤的,比如缺头的,缺胳膊的,其中伤得最严重的神叫王子夜,“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这简直是四分五裂,零零碎碎了。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9张


他们的寿命设计得可以活很长,但并不是说不能遭受意外而身亡。神在山上坐,祸从天上来,或者自己惹事生非,被砍了个稀巴烂,都会造成这些神的与世长辞。而让这些神群体死亡的最大的灾难,就是发生在距今4300年左右的大洪水。也就是大禹治水之水。

五、从属关系

山海经里的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要服从一定的群体,也就是伏羲女娲和他们的子孙。尤其是地面诞生的那些神,他们也许有上千年的寿命,但上千年的时光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度过的。开明兽就永远守护着昆仑墟,西王母就一直在他的那个山洞里,数量众多的山神就只能生活在他们那座山上。人脸老虎身子长着九条尾巴的萌神陆吾,活动范围就只能局限在昆仑丘。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10张

原因很简单,这些神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之所以问世,就是特定的地方需要一个特定的生物来做特定的事情,所以黄河之神冰夷就只能永远居住在青铜峡,武罗就永远居住在青腰山。不过在特定情况出现之后,比如大洪水毁坏了地形,他们居住的山被洪水淹没了,而他们并没有被淹死的话,才可以离开那一座山。不过这样的情景每隔5000多年才会遇到一次,那可真的是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当然有极少数例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英招。他的职责中就包括离开槐江山去巡游四海,但是除此之外也不能任意去其他地方。因为他的职责不允许。

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五大证据,证明上古时候的神,都是人工智能生物,第11张


结语

综上所述,这些神是伏羲女娲以及他们的部分后代制造出来的,大多数是硅基生物,他们具有相当于人或者高过人类的智能,所以他们是人工智能生物。当然这样的生物比今天的人工智能强得多,主要的原因是今天的人类科技还没有越过那一个坎:充分认识生命的本质,并随心所欲制造生命。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