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

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 周国辉: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

2025-02-03 8 yuneu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董洁

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 周国辉: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 周国辉: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第1张 【编者按】

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

有观点有思想,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

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 周国辉: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 周国辉: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第2张

2025年2月2日上午8时30分,潮新闻拍客从中沙群岛神狐海域传来了一段视频,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科学爱好者的“沈括”号科考团队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潮新闻拍客、杭州天长小学五二班施念同学穿着潮新闻的T恤,进行了本次特殊的升旗仪式。

据悉,本次公民科学考察搭乘的考察船是“沈括号”。“沈括”号是一艘能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的现代化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被誉为“海上晕船者的福音”。该船的首席设计师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葛纬桢教授。本次科考船上还有西湖大学的“重量神器”——仿生鱼。

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航行,更是一次公民力量与科学探索的深度融合。

详情点击>>

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看西湖大学“神器”入海探索

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 周国辉: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全国科学迷海上集结 周国辉: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第3张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2月2日,西湖大学研制的仿生鱼,搭乘“沈括”号科考船,在南海神狐海域入海。这是这个春节听到的又一个科技喜讯。从视频上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我有一种预感,这不只是一次普通的航行,在中国的科学探索上可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

因为这艘承载着中国海洋科考梦想的现代化科考船,不仅搭载了先进的科研设备,还搭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爱好者。他们中有小学生、教师、工程师、企业家,共同组成了这支特殊的科考团队,杭州天长小学的学生也有幸参加和见证了。在这里,西湖大学研制的仿生鱼不仅是科研利器,更成了吸引公众参与的科学展示平台。它标志着公民力量与科学探索的深度融合。科学探索不再是少数科研工作者的专利,也不只是封闭的实验室,而是开始走向社会,走向公众,公民科学在我国正迈出重要的一步。

公民科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英国的天文学爱好者通过望远镜观测星空,为专业天文学家提供了大量观测数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发起的“鸟类观察”项目,让普通民众参与到鸟类迁徙的研究中。这些案例证明,公民科学不仅能够扩大科研数据的采集范围,更能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公民科学的兴起预示着科研和科普范式的重大转变。在传统科研和科普模式中,科学家是知识的创造者,公众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公民科学打破了这种单向关系,让公众成为科学探索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扩大科研数据的采集范围,更能培养公众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科学探索中,科学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沈括”号科考船的总设计师葛纬桢教授所言极是:“科学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而应该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回想起来,近几年浙江和杭州的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去年4月,蚂蚁金服的一批年轻人在余杭百丈自费建了一个沈括智能教育天文台,给市内外的青少年有了一个仰望星空、梦游太空的科学观察平台。这次西湖大学的仿生鱼吸引了更大范围更多人的参加,走得更远,搭乘的科考船也叫“沈括”号。看来,沈括这个中国和杭州的宋代科学巨人在当代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应当进一步打响这张属于杭州的科学也是文化的金名片。

无论是百丈山上的天文台,还是神狐海域升起的五星红旗,应当都体现了公众参与科学的新希望。当科学真正回归大众,当探索不再遥不可及,我们一定会看到更多创新火花的迸发,期待更多科学奇迹的诞生。

这两个以“沈括”命名的载体给人最大的启示:科学,终将属于每一个热爱探索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