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飞机出行时,选择不同航空公司的原因五花八门,但选择春秋航空的原因通常只有一个:便宜。
从可以体现票价的单位客公里收益来看,在内地七大上市航司中,春秋航空以0.393元牢牢占据“榜尾”,并且是其中唯一低于0.4元的航司,其余六家均在0.5元左右[1-7]。
与此同时,春秋航空又是内地最赚钱的航司。2024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净利润约13.61亿元,大幅领先第二名吉祥航空(约4.89亿),而国内的三大航(南方航空、中国航空、东方航空)都在亏钱[1-7]。
春秋航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票卖得便宜,还怎么赚钱
像春秋航空这样以低价机票为特色的航司,专业上叫“低成本航空公司”,也称“廉航”。他们提供低于全服务航司的票价,以此吸引不想花太多钱买机票的乘客,实现“薄利多销”[8]。
廉航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1971年6月18日,美国西南航空开启首航,就此拉开了廉航进入主流视野的序幕[9][10]。
廉航在运营上的一大目标是省钱。因此,旅客的乘坐体验并不是廉航优先考虑的事项。他们不会为你准备舒适的座椅、高清电视和机上WiFi,当你好不容易挤进让人伸不开腿的座椅,便会开始默默倒数“什么时候能下飞机?”。
众多传统航司默认提供的免费行李额、机上餐食和免费饮料,在廉航也都成了“付费体验项目”。想要托运行李?想在飞机上就餐?可以,但都得额外掏钱。除了保证将你送到目的地,廉航几乎什么也不包[8]。
行李托运是航司的服务之一,而廉航一般无免费托运行李额度,且春秋航空对乘客的行李尺寸有着严格的要求 / 图源博主@天天睡不醒(已取得授权)
有人可能会好奇,廉航赚的钱,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罚超重行李罚出来的?其实不然,以春秋航空为例,2023年其包含“逾重行李收入”在内的辅助收入为9亿元,只占当年全年营收的5%,这还包含了接送、门票、酒店等多项业务[11][12]。
廉航之所以有强大的盈利能力,主要是因为除了看得见的“抠门”之外,还有一系列模板化的成本控制策略。在运营模式上,春秋航空在多个方面参考了行业先驱西南航空的做法。
在组建机队时,西南航空只采用波音737这一种机型,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维修和培训成本[13]。作为后来者的春秋航空也只采购空客A320系列客机,同样通过规模效应实现“降本”[1]。
目前两家航空公司都只设置经济舱,以此提升单架飞机的运力[1][14]。春秋航空能在同样机型上多容纳10%-15%的座位,再加上超高的客座率(90%,业内平均水平为80%),理论上同样飞一趟,春秋航空的航班能多载20%以上的旅客[1]。
美国的西南航空公司是廉价航空的先驱者 / Unsplash
西南航空还采用点对点直飞和高效的调度,减少飞机在地面上"闲置"的时间[15]。春秋航空这方面的表现也非常突出,巅峰时每架飞机一天的飞行时间可达11小时以上,比国内航司平均高近两个小时[16][17]。
为了减少“中间商赚差价”,春秋航空和西南航空一样主要通过官网直销机票,直销占比高达97%[1][18]。值得一提的是,春秋航空也是国内首家独立于中航信系统、采用自研销售系统的航司[1]。
春秋航空还学习了西南航空通过降低人机比(总员工数/飞机数)节省管理开支的做法[19][20]。空乘除了会在航班飞行过程中变身“销售”,乘客下机后还身兼保洁职务[21]。这样一来,春秋航空做到了管理费用远低于业内平均水平[1]。
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春秋航空在“降本增效”这件事上,可谓做到了极致。但或许你会好奇,廉航模式已经不算什么商业机密,可为什么国内只有一家“春秋航空”?
国内做廉航,真的很难
全球范围内,廉航在民航中已经很有存在感。在相对成熟的欧洲和美国市场,廉航的市占率都已经超过30%。在亚太航空市场,这一数字也来到了20%以上[22]。
然而在中国,廉航却显得有些“非主流”。2024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在国内航线的市占率约为3.7%,却已经占据了国内廉航的约30%——毕竟同期廉航的全部市场份额,也只占12.7%[1][23]。
而除了春秋航空外,内地其他的廉航多为全服务航司的子公司。如西部航空、中国联合航空和九元航空分别属于海南航空、东方航空和吉祥航空旗下[6][24-26]。能够从一开始就坚持低成本路线并且大获成功,身为民营航司的春秋航空是“独一份”。
春秋航空因其绿色的座椅、不能调节的椅背、较为紧凑的座位间距和机内推销,被网友称为“空中绿皮” / 图源博主@Blueberry_(已取得授权)
在中国民营航空发展史上,春秋航空可以说是一个“探路者”。2003年,民航部门决定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春秋航空的母公司春秋国旅成为了首批递交申请的企业[27]。春秋航空的创始人王正华受到西南航空的启发,打定主意要做中国的首家廉航。2004年,春秋航空正式成立[27][28]。
当时同批“进入赛场”的民营航司还有鹰联航空和奥凯航空,但他们最终都没有选择和春秋航空一样的低成本策略[29][30]。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民航业的环境对廉航一直算不上友好。
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航司没有购买飞机的自主权,而需要事先接受民航部门对安全记录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审核[31]。这对于财大气粗的“三大航”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却会让新晋航司在进行未来规划时如履薄冰。“进货”太多或是太少,都会扰乱接下来组建机队的脚步[32]。
直到2017年3月,民航总局发布《取消通用航空器引进审批(备案)程序的通知》,航司才真正拥有了自主引进飞机的权利[33]。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内地有超50家民航公司供旅客选择 / 图虫创意
即便是拥有了足够的飞机,“飞行员荒”又成了一大难题。由于飞行员培养周期长,航空业需求量大,全球民航行业长期处于飞行员短缺的状态,国内也不例外[34][35]。
根据2007年的报道,当时春秋航空拥有60多名在册的飞行员,但因为接下来有10架空客320的订购计划,他们仍然需要想办法补足至少80名飞行员的缺口[32]。如果光从缺少流动性的国内航司“挖人”,春秋航空需要为每个人掏出70-210万元的“转会费”[36]。
在解决上面两点问题的基础上,航司要想将飞机送上天,还需要获得航线的运营权。涉及繁忙机场、高峰小时起降限制或对飞行安全有特殊要求的航线,更是需要经过核准才能运营[37]。但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先到先得”的原则,热门航线(比如有“黄金航线”之称的京沪线)长期把持在国资的大航司手中,新航司难以分一杯羹[32]。
直到2011年,春秋航空才终于拿到了飞京沪线的航权。但随后因为拿到的航线时刻不是太早(清晨六点)就是太晚(抵达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对乘客缺乏吸引力,春秋航空又被迫放弃了这条往返航线[38][39]。
而且,与国外廉航使用更小的二线机场降低起降费用不同,国内目前缺乏与廉航配套的廉价航站楼,中小机场运营成本高,收费甚至高于大机场[40-43]。
根据《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国家按照民用机场业务量将全国机场划分为三类(即一类1级机场、一类2级机场、二类机场、三类机场) / 图虫创意
以最大起飞重量为77吨的空客A320客机为例,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在一类1级机场(如北京首都机场)起降一架次需要1694元,而在三类机场(如太原武宿机场)则需要1948元,后者对每位旅客收取的服务费和安检费也更高[43][44]。
无法依靠二线机场降低起降费用,进一步压缩了廉航的生存空间。同时,航空器材、航油等关键资源在国内的集中度较高,航司并没有太强的议价空间[45]。
以上种种因素,都使得国内航司的固定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成本可控空间有限,难以单纯依靠“节流”实现真正的低成本运营。如果只是“抠门”,春秋航空也无法成为当今内地航司的“吸金王”。
春秋航空是怎么突围的
应该说,与同期起步的其他民营航司相比,背靠春秋国旅是春秋航空最大的优势之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春秋国旅就通过旅游包机“曲线救国”进入了民航市场[46]。春秋航空运营初期,旅游业务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支柱,刚开航时,旅游航线的旅客一度占到了总客源的75%[47]。
有春秋国旅这座靠山,还意味着春秋航空能有更加充裕的现金流。因为具备这项“钞能力”,春秋航空在运营上“抠门”的同时,在必须花钱的地方不用“蹑手蹑脚”,可以在重资本的民航业更自主地生存下去。
比如在2007年时,春秋航空的初期投入已经来到了约3亿元,但春秋航空却没有选择贷款,而是通过从春秋国旅子公司筹集资金的方式,光靠自己就解决了资金问题[48]。
春秋航空在浦东机场设有运营基地,其母公司春秋国旅总部位于上海 / 图虫创意
也因为强大现金流带来的良好偿还能力,春秋航空在需要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时,也能够获得更加优秀的信用评级,从而更容易借到大笔资金[49]。
就是在这种一直相对不缺钱的有利局面下,春秋航空通过租赁起步后,也通过购买飞机组建自有机队,逐步扩大了机队规模[50]。尽管缺少引进机队的自主权,春秋航空也没有太被束缚手脚。
2006年至2007年,春秋航空先后订购了十六架空客A320客机,并于2009年接收到了首架自购飞机[51]。在民航部门放开机队引进自主权前的2016年,春秋航空的机队规模就已经来到了66架(自有35架,租赁31架)[52]。
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已经拥有多达127架客机,这一机队规模和三大航(均在700架以上)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能让春秋航空位居国内民营航司的第二位(仅次于海南航空)[1-7]。
在内地航空公司中,民营航空公司的飞机数量整体少于国有大型航空公司 / 图虫创意
虽然至今依然存在飞行员的缺口,但春秋航空通过“砸钱”缓解了这一问题。除了支付高额“转会费”从国内其他航司“抢人”,春秋航空还大力投入飞行员的培训,并招募外籍机长作为“外援”[1][53]。2023年时,春秋航空的554名机长中,外籍机长达到71名(12.82%),数量和比例都位居国内航司前列[53]。
相比之下,春秋航空同期的几家民营航司在跨过了8000万注册资金的准入门槛后,都陷入了“囊中羞涩”的困局,最终都因为现金流的问题而被市场淘汰或者被“收编”。其中,奥凯航空实际控制权几经易手,鹰联航空更是已经被国资收购并重组为成都航空[54]。
当然,除了出身优秀以外,春秋航空自身的努力也在其成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点率是影响航司形象的重要原因,2018年和2019年,春秋航空成为唯一连续两年荣获民航局“四率”(安全、准点率、旅客满意度、航班执行率)标准全A的航空公司 / 图虫创意
在航线的争夺上,难以从大航司的口中分到“大块肉”的春秋航空,选择了以上海总部为中心,向全国进行辐射,积极开拓非一线城市(如石家庄、沈阳、扬州)市场[11][55]。这与想要开拓航线的城市形成了“双向奔赴”,春秋航空可以从各地政府拿到丰厚的补贴。
补贴收入也成为了春秋航空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最晚从2011年开始,春秋航空每年至少能获得的4.86亿元的政府补贴,而这一项收入常年超过春秋航空利润的一半[1][11][16][52][56-62]。2024年上半年,春秋航空获得的航线补贴和财政补贴达4.71亿元,也占到了净利润13.61亿元的1/3以上[1]。
春秋航空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通过开辟国际航线寻求新的增长点,以期抓住国内对直飞国际航线需求增加这一机遇[63]。除了东南亚,春秋航空也将目光瞄向了日本市场。
2012年,为了推进航线开发,获取票价单价较高的商务旅客,春秋航空与日本航空公司合资成立了春秋航空日本公司[64][65]。经过长期布局,2024年春秋航空在日本的航点已经达到了包括东京、大阪在内的8个[66]。
对于我国的二三线城市航空产业来说,当地政府在财政上对新开航线进行补贴,是建立通达航线体系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 Unsplash
正是因为“家底厚,还努力”,春秋航空创造了运营第一年的就实现盈利的“奇迹”。虽然在总营收上还无法与内地三大航以及海航相提并论,却在2020年之前始终能够维持盈利,其中2009年净利润突破1亿元,2012年突破5亿元,2015年突破10亿元[11][52][56-62][67-71]。
而在整个内地民航业基调仍然是“减少亏损”、争取扭亏为盈的2023年和2024年的上半年,春秋航空终于超越三大航,成为了净利润最高的内地上市航司[1-7][11][72-76]。
好在,看着春秋航空赚得盆满钵满,作为乘客应该也不会为此感到太过难受。
毕竟,春秋航空的“空中绿皮”坐着虽然不舒服,但只要买到的机票便宜,谁又会和钱过不去呢。
撰文 / 于米
图片编辑 / 毓丹
内容编辑 / Lay6
审核编辑 / 毓丹
众所周知,研究生,只有考上和毕业的那一刻是快乐的。
不少在上岸时化身范进的研究生,之后的每一秒都在想着退学,活人微死的他们,恨不得“白天研究生,晚上研究死”。
除了每年被问候“你睡得着吗”的翟天临,硕博人读得水深火热,还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导师。什么样的导师是堪称孔子在世的,什么样的导师是要用一生来治愈的,放养型或 push 型的导师,会不会也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基于此,网易数读发起了问卷调查,试图还原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最真实的关系,欢迎填写问卷!
为感谢读者朋友们抽出精力填写问卷,在问卷停止回收后,我们将抽取 5 位读者,每人奖励 100 元修补参加组会后破碎的身心。
请在问卷开头填写您的联系邮箱,中奖名单将在问卷停止回收后,和问卷结果推文在「网易数读」的公众号进行发布。
名单公布后,我们会通过邮件联系获奖的朋友,请注意查阅。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招聘
招聘视频策划、编导、内容编辑
[1]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4年半年度报告
[2]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4半年度报告
[3]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4年半年度报告
[4]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
[5]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4 年半年度报告
[6] 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4 年半年度报告
[7] 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4年半年度报告
[8] Lin, H. F., & Huang, Y. W. (2015). Factors affecting passenger choice of low cost carriers: A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16, 1-10.
[9] Southwest Airlines Co. (2021). Stories from Southwest’s 50 Years. Southwest 50 Years. One Heart.
[10] Diaconu, L. (201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cost carriers’ business models. Southwest Airlines case study. Analele Ştiinţifice ale Universităţii» Alexandru Ioan Cuza «din Iaşi. Ştiinţe economice, 59(1), 231-239.
[11]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3年年度报告
[12]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6年半年度报告
[13] Flouris, T., & Walker, T. J. (2005).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low‐cost and full‐service airlines in times of crisis.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e l'Administration, 22(1), 3-20.
[14] Southwest Airlines Co. (2021). 2006 Hold on to Your Seats: Southwest Open Seating. Southwest 50 Years. One Heart.
[15] Alamdari, F., & Fagan, S. (2005). Impact of the adherence to the original low‐cost model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low‐cost airlines. Transport Reviews, 25(3), 377-392.
[16]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0). 2019年年度报告.
[17]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0). 2019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18] Koo, B., Mantin, B., & O'Connor, P. (2011). Online distribution of airline tickets: Should airlines adopt a single or a multi-channel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 32(1), 69-74.
[19] Belobaba, P. P., & Swelbar, W. S. (2019). MIT Global Airline Industry Program, Airline Data Project.
[20] Hallowell, R. (1996). Southwest Airlines: A case study linking employee needs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5(4), 513-534.
[21] 尚婧. (2011). 超低票价让航空公司“情何以堪”——春秋航空为例.商业文化(上半月)(12),218-219.
[22] Huang, Y. C. (2023). Low-Cost Airlines Not So Low-Cost–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ravel Motivation, Servic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Perceived Value.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 Management, 49, 101008.
[23] 王聿昊. (2024年7月12日). 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新华社.
[24] 西部航空. (n.d.). 企业简介. 西部航空.
[25] 西部航空. (n.d.). 企业发展历程. 西部航空.
[26] 中国联合航空. (n.d.). 关于联航. 中国联合航空.
[27] 谢鹏.(2006).春秋航空:台上一年,台下十年.商务周刊(23),96-97.
[28] 丁宁, 夏林根 ,张静 ,耿闻 & 赵垒. (2004年6月9日). “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坐得起飞机”.中国旅游报.
[29] 张泽伟 & 孟华. (2005年10月21日). 低成本航空 奥凯着陆春秋攀升. 中国证券报, A10.
[30] 陈姗姗. (2005年7月26日). 鹰联首飞深圳 不打低成本牌欲以特色服务取胜. 第一财经日报.
[31]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 (2012年12月28日). 引进通用航空器管理暂行办法.
[32]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2007). 春秋航空:天路之棘.
[33]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17年3月9日). 民航局取消通用航空器引进审批程序.
[34] 梁宇芳. (2018年5月17日). 拿百万年薪开飞机是怎样的体验?机长们道出了这个行业的秘密. 每日经济新闻.
[35] 肖静.(2013).全球面临飞行员短缺培训变革势在必行.中国民用航空(07),81-83.
[36]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2005). 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
[3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6). 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
[38] 于姝楠. (2011年8月18日). 春秋航空"京沪线"获批 民营航空首次闯入"黄金航线". 京华时报.
[39] 袁方晨. (2016年8月9日). 北京上空的竞争:航企争夺黄金时刻. 时代周报.
[40] Zhang, A., Hanaoka, S., Inamura, H., & Ishikura, T. (2008). Low-cost carriers in Asia: Deregulation, regional liberalization and secondary airports.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4(1), 36-50.
[41] 辛巍巍. (2008). 在廉价航空中孕育和发展——关于廉价航站楼建设的几点思考. (eds.) 上海空港(第6辑)(pp.33-37).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
[42] 牟凯. (2021). 基于标准化、网络化的中小机场运营策略研究. 民航新型智库
[43]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2007). 内地航空公司内地航班航空性业务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基准价
[44] Lufthansa Group. (n.d.). Airbus A320.
[45] 经理日报. (2005年7月24日). 低价航空划破长天?.
[46] 王珊珊. (2006). 春秋航空:低价航空不是梦. 经营者(商业管理版)(20), 36-40.
[47] 陈姗姗. (2010年9月30日). 春秋航空预计全年盈利近5亿. 第一财经日报, B02.
[48] 谢鹏.(2007). “打仗关键是要打有准备的仗”——专访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 商务周刊(23), 84-85.
[49] 沃顿知识在线. (2011年11月26日). 春秋航空王正华:让低成本航空展翅飞翔.
[50] 陈姗姗. (2006年12月22日). 春秋航空购买飞机签下第一单. 第一财经日报.
[51] 陈姗姗, & 陆晋源 . (2009年3月31日). 春秋航空三年将引进16架飞机开拓国际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
[52]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7). 2016年年度报告
[53]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2024). 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版.
[54] 聂立. (2017). 解析国内小航企发展历程. 民航新型智库.
[55] 陈萍. (2021). 低成本航空公司竞争战略浅析 ——以春秋航空为例. 民航新型智库.
[56]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4).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摘要.
[57]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5年年度报告.
[58]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8). 2017年年度报告.
[59]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9). 2018年年度报告.
[60]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1). 2020年年度报告.
[61]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2). 2021年年度报告.
[62]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3). 2022年年度报告.
[63]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16). 2016年半年度报告.
[64] スプリ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n.d.). スプリ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会社概要
[65] 菅原透, & 白石武志. (2014年4月23日). 春秋董事长:中国游客的下个热点是日本. 日经中文网.
[66] 春秋航空. (n.d.). 航线图.
[67] 季敏华, 付涛 , & 毕爱芳. (2007年1月22日). 民营航空无奇迹. 财新.
[68] 李晓天. (2024年7月16日). 最“抠”老板,“省”下一个百亿帝国. 中国企业家.
[69] 汪蕊. (2009年1月9日). 春秋航空2008年勉强盈利2000万. 东方早报.
[70] 贾丽. (2012年12月3日). 春秋航空否认资金链断裂传闻. 证券日报.
[71]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3年度报告.
[72]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3年度报告.
[73]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3年度报告.
[74]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3年年度报告.
[75] 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3年年度报告.
[76] 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4). 2023年年度报告.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梧桐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