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曾使用过Wifi万能钥匙,它一度凭借 “免费Wifi一键连接” 的口号风靡全国,成为众多手机用户的装机必备软件。然而,如今它的处境却不容乐观,逐渐走向了被市场边缘化的境地。如果你现在还在使用这款软件,那可真得好好留意一下了。
华为手机应用市场宣称将下架Wifi万能钥匙,理由为该软件系风险软件,存在违规之举,建议用户即刻卸载。不仅华为手机用户无法正常使用这款软件,部分荣耀手机用户也反馈称收到了手机应用市场的通知,提示该软件存在危害。事发后不久,Wifi万能钥匙发布公告,表示正在与华为积极沟通,争取尽快恢复上架。然而,截至目前,我们依旧没有看到它重新出现在华为商城中。
这类APP普遍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自动下载其他软件、频繁弹窗且广告无法关闭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为了深入了解这款软件的情况,我也亲自下载体验了一番。使用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华为应用市场所说的那些问题。
打开软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屏广告,开屏广告结束后,紧接着又出现了铺屏广告,这种铺屏广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着实让我 “大开眼界”。整个软件界面充斥着大量的资讯内容,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款连接Wifi的工具,倒更像是一个资讯平台,而真正的Wifi连接功能仅仅占据了界面上一个小小的位置。简单体验过后,我对华为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Wifi万能钥匙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尴尬地步的。
据天眼查显示,Wifi万能钥匙隶属于上海电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为2000万人民币。在当时那个网络环境下,这款软件凭借独特的功能迅速崛起。2011年的互联网和现在相比有着天壤之别,那时4G尚未普及,更不用说5G了,人们普遍使用的是3G甚至2G网络。这些网络不仅网速慢,稳定性差,而且收费还很高。很多用户还在使用经典的5元30兆的流量套餐,对流量的使用可谓是小心翼翼、精打细算。既然流量上网体验不佳,无线Wifi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早在1997年,美国就推出了第一代Wifi标准802.11,到了2011年,第四代Wifi标准802.11N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性能相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很多个人用户、商家以及机构都开始使用Wifi网络,人们对免费Wifi网络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Wifi万能钥匙应运而生。
2013年,该软件正式推出后,迅速在市场上走红,很快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软件之一,常年霸占软件下载榜的前三位置。在2016年,它更是达到了巅峰,一度拥有9亿用户,覆盖全球约223个国家及地区。Wifi万能钥匙的创始人曾表示,这款软件的理念是让任何人都能够随时随地、不分贵贱地免费连接网络,消除数字鸿沟。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简单来说,Wifi万能钥匙的工作原理就是 “蹭网”。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用户A将自己所在位置且已连接成功的Wifi热点信息上传分享到Wifi万能钥匙的云端,这些信息包括热点名称、用户名Wifi密码等。当用户B查询Wifi热点时,若能搜到用户A分享的热点信息,云端就会匹配到相应的密码,并将该信息返回给用户B,从而让用户B成功连接上Wifi。这种原本只有技术高超的黑客才能做到的事情,如今通过这款软件,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实现。免费且使用简单的特性,让它的下载量一路飙升,这看似是一件好事,但也正是这个功能特性,注定了这款软件会引发广泛的争议。
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在未经Wifi主人允许的情况下,他人是否有资格使用其Wifi网络。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在家里正愉快地上网,突然发现网速变得很慢,经过一番排查,才发现原来是附近有人在蹭你的Wifi。这时候,你肯定会感到非常生气,于是你赶紧更换了Wifi密码。然而,让你意想不到的是,无论你换多少次密码,别人还是能够蹭到你的网络,除非你彻底关掉Wifi。但只要你再次打开,别人又能找到你的密码,甚至还会将你的密码共享给其他人,大家一起蹭你的网。更让人恼火的是,你根本不知道是谁在蹭你的网。有了这款软件,你家附近的任何人都可以畅通无阻地使用你的Wifi网络,这无疑侵犯了Wifi主人的权益。
被占便宜的不仅仅是个人用户,就连政府部门也未能幸免。数年前,央视记者就曾曝光过,Wifi万能钥匙不仅可以蹭个人的Wifi,就连政府机关的Wifi也能蹭到,包括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检疫大厅等政府机构的Wifi,都未能逃脱被蹭的命运。这种行为往轻了说是占人便宜,往重了说,和盗窃其实也没什么两样。
不少互联网专家都曾指出,Wifi密码泄露会导致用户电脑、手机等联网设备遭到攻击,个人隐私面临泄露的风险。黑客可以直接登录你家的Wifi网络,对联网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发动攻击,甚至植入病毒。他们还可以监控网内设备的上网信息,包括支付信息、聊天记录、照片等,更有甚者,还能对部分信息进行删改。对于蹭Wifi的人来说,随便连接一个不认识的Wifi,同样有可能导致自己的信息泄露。早在2016年的3・15晚会上,就有网络专家进行了现场测试,只要用户连上一个免费的Wifi,打开消费类软件,订单和消费记录就会被全部提取。尽管Wifi万能钥匙曾多次声称软件已经加强了保密性,用户的个人信息不会丢失,但就凭它的功能特性,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它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了存在安全隐患,Wifi万能钥匙还满是各类广告与充值服务。软件界面上低俗的广告内容随处可见,而且这些广告还无法关闭,随时随地都会弹出。如果你不想看广告,就必须充值成为会员。对于这样一款软件还要收费,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我们平时吐槽各种视频网站收费,但至少人家收费后有丰富的内容可供观看,而Wifi万能钥匙只是一个蹭Wifi的软件,凭什么收费?从最初的免费到如今各种广告植入、会员充值,这一系列变化其实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Wifi万能钥匙已经风光不再。
随着4G以及5G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运营商纷纷提速降费,流量价格逐渐变得亲民,人们无需再为上网而绞尽脑汁。而且在大多数公共场合,都能轻松获取到公开的Wifi密码,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偷偷摸摸地蹭网。说到底,Wifi万能钥匙的面世和繁荣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不够先进、用户流量不够用的特定环境下。
它作为时代的产物,对网络的普及确实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带着充满争议的 “原罪”。虽然目前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这种行为违法,但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软件,注定不会有光明的未来。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下降,这款充满争议的软件或许真的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科技##WiFi万能钥匙乱象##大5G时代##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
文本来源@科技狐的视频内容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