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

长江存储294层闪存量产:中国芯片的“逆袭剧本”还能演多久?

2025-02-22 2 yuneu

近日,长江存储旗下致态已在中国市场推出总层数达到294层的TiPro9000固态硬盘,这是第一款采用下一代“Xtacking 4.0”技术的商业产品,也是中国闪存技术的发展成果。

长江存储294层闪存量产:中国芯片的“逆袭剧本”还能演多久?,长江存储294层闪存量产:中国芯片的“逆袭剧本”还能演多久?,第1张

一、技术意义:从“跟跑”到“抢跑”

1. 层数就是“存储密度”

  • 简单理解:NAND闪存的层数就像盖楼,层数越高,同样面积下能存的数据越多。
  • 对比:三星、SK海力士目前量产最高300层(但实际出货以200+层为主),长江存储直接杀到294层,技术上已进入第一梯队

2. 成本杀手锏

  • Xtacking 3.0架构:把存储单元和逻辑电路分开制造再拼装,效率提升30%,成本降20%。
  • 结果:国产固态硬盘(如致态TiPlus7100)1TB卖400元,比三星同性能产品便宜30%。

二、行业冲击:三星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1. 价格战开打

  • 历史教训:2018年长江存储量产64层闪存后,三星SSD价格两年暴跌70%。
  • 未来预测:294层闪存大规模上市后,1TB固态硬盘可能跌破300元,手机512GB存储或成标配。

2. 国产替代加速

  • 华为小米已行动:Mate 60系列部分采用长江存储芯片,小米14海外版因“怕制裁”混用三星/长江颗粒。
  • 全球份额:长江存储市占率从2020年的1%涨到2023年的5%,三星们让出的每一块肉都是中国产业链的粮草。
长江存储294层闪存量产:中国芯片的“逆袭剧本”还能演多久?,长江存储294层闪存量产:中国芯片的“逆袭剧本”还能演多久?,第2张


三、美国的焦虑:制裁还有用吗?

1. 技术封锁漏洞

  • 设备国产化:长江存储用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北方华创刻蚀机,虽比ASML设备慢,但能凑合用。
  • 材料突破:江丰电子靶材、安集科技抛光液已进入产线,光刻胶仍依赖日本(占比30%)。

2. 美国可能的新招

  • 拉盟友补刀:施压韩国禁止三星/LG工程师跳槽中国。
  • 长臂管辖:威胁制裁采购长江存储芯片的小米、传音手机(尤其非洲市场)。

四、隐忧:狂欢背后的四大风险

1. 良率魔咒

  • 三星300层闪存良率超90%,长江存储据传仅70%,多出的废品可能吃掉成本优势。

2. 专利地雷

  • 美光已在美国起诉长江存储侵权,若败诉可能面临出口禁运(参考福建晋华事件)。

3. 需求萎缩

  • 全球手机/PC市场饱和,存储芯片供过于求,长江存储产能可能变成“库存炸弹”。

4. 资本断血

  • 半导体烧钱无底洞:建一座闪存厂要1000亿,美国制裁下融资更难,国家大基金也地主家没余粮了。

五、普通人能感受到什么?

  • 手机电脑更便宜:512GB手机不再加价1000元,“存储焦虑”终结。
  • 国产SSD真香:致态7100用长江颗粒,速度7000MB/s,价格只有三星990 Pro一半。
  • 警惕“二手矿盘”:长江存储崛起后,三星们可能把淘汰库存包装成“特价SSD”甩卖。

总结:逆袭爽文,但还没到大结局

长江存储的294层闪存,就像中国芯片业的“战狼式宣言”——“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我们什么都有了”
但现实不是电影:技术领先一步,不等于能赢下整场战争。
产能、良率、专利、地缘政治……随便一个坑都能让这场逆袭戛然而止。

未来两年最关键:若长江存储能跨过5%市占率生死线,全球存储芯片格局将真正改写。否则,它可能成为另一个“龙芯”——技术牛逼,但只能活在实验室里。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