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至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下称“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联合举办癌症防治创新学术会议。会上,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透露,双方将建立五年战略合作,致力于共同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推动癌症治疗未来变革。
会议现场。
会上,肖海鹏介绍一组数据,当前,全球癌症负担已上升至每年2000万新发病例,预计到2050年将激增至3500万例。仅在中国,2020年就有457万新发病例和300万癌症相关死亡病例。
“癌症仍是全球人类面临的最严峻且紧迫的健康挑战之一,需要全球医疗单位携手共同为癌症防治努力,推动癌症治疗未来变革。”肖海鹏说,在此背景下,中山一院推动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进一步合作,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
实际上,这并非双方的首次合作。2021年2月,中山一院与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建立了开创性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推进专科护理和远程医疗创新,合作涵盖血液学、乳腺外科、胃肠肿瘤学、泌尿外科、胸外科、护理学和药学等多个学科。四年时间里,双方共同启动系列教育项目、临床交流以及癌症防治创新学术会议,吸引80多位哈佛医学院教学附属机构的教职员工和中山一院的3000多名医生、学生参与。
在肖海鹏看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更多国际合作,能为医疗机构自主培养顶尖医生、吸引海内外优秀医学人才提供助力。他举例介绍,合作期间,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曾为中山一院医生护士和医学生举办280多场在线培训课程。“仅在2023-2024年,就促成了三批共14名临床医生前往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参加项目,在《科学》《细胞代谢》《免疫》等国际顶刊发表40余篇科研成果。”他说。
现场,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首席医疗官克雷格・邦内尔(Craig Bunnell)对双方在临床转化、人才交流中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他期待未来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关合作,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南方+记者 吴雅楠
【作者】 吴雅楠
广东健康头条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