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问世的超级任天堂游戏机(Super Famicom,简称SFC、超任等),凭借16位处理器带来的革命性画面表现和各类创新的游戏,在全球卖出4910万台,却在当年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内地市场遭遇滑铁卢。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中国游戏产业早期发展的特殊脉络。
1992年,SFC在日本本土售价为25,000日元(约合200美元),按当时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约1,100元。而当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仅为2,027元,相当于普通家庭需要拿出半年积蓄才能购买一台主机。
在正规渠道缺失的年代,SFC主要通过香港转口的"灰色渠道"进入内地。广州天河电脑城商户王老板回忆:"1995年一台改版SFC要价1,800元,配套磁碟机另加1,200元,正版卡带均价400元,玩一个游戏抵得上普通工人半年工资。"
水货SFC也意味着售后服务几乎不存在,有时还需自行改机才能运行不同区域游戏,盗版市场也丝毫“不争气”,进一步浇灭了玩家们的热情。
就算在广州,笔者也没有在哪个同学家见过SFC,记忆中只是在主机游戏室和商场中的游戏机店玩过。
街角的游戏天堂
SFC时代最具代表性的JRPG(日式角色扮演游戏),如《最终幻想6》《时空之轮》等作品,文本量普遍超过10万字。但截至2000年,国内民间汉化游戏不足20款,这种语言屏障将90%的玩家挡在游戏叙事之外。当时技术所限,也很难做出多合一的卡带来。
《最终幻想6》日文原版画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盗版FC卡带通过"999合1"等形式,用简单粗暴的过关平台类玩法征服市场。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张洪忠的研究表明,1990年代中国玩家平均单次游戏时长不超过15分钟(这里笔者觉得保守了,起码60分钟),与SFC主流游戏需要数小时沉浸体验的特性形成根本冲突。
经典魂斗罗一代
随着FC技术一一被破解,中山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开辟了"曲线登陆"路线。其1993年推出的486、586学习机,以"键盘+游戏卡带"的形态规避监管,售价分别控制在300元、400元区间。
小霸王学习机SB-926型
这种"寓教于乐"的产品定位精准击中家长心理。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1995年调查显示,72%的家长认为游戏机是"电子海洛因",但58%的家长愿意为孩子购买学习机。这种认知差异,为本土替代品创造了生存空间。据《南方周末》1997年报道,小霸王巅峰时期市占率达80%,年销量超300万台。
90年代经典电视广告画面
同时,由于FC技术不再是秘密,各类山寨机也层出不穷。深圳华强北的山寨FC兼容机以200-300元的售价横扫市场,据《电子游戏软件》1995年调查,国内FC兼容机保有量突破1,500万台,是同期SFC水货数量的300倍。
电视、电话和游戏机
事实上,FC红白机从1983年在日本诞生到1988年左右在我国内地的第一波普及过去了足足5年,其游戏“大作”的普及甚至可以算到FC退出市场5年后的1998年左右。SFC生命周期所对应的1990-2000,除其他主机游戏、电脑古早游戏、街机游戏等在搅局外,不少内地玩家仍在消化FC经典游戏,在市场空间上SFC完全被其前任压制。
2000年前,租游戏卡带成为主流
当我们用今天的视角审视PlayStation、Switch等国行主机的成功,更能理解SFC当年的困境本质上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Niko Partners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主机游戏市场规模已达22.3亿美元,这个数字本身就在诉说:当政策、经济、文化完成同频共振,市场的爆发力终将突破所有藩篱。
2018-2024年主机游戏市场规模
那些尘封在记忆中的灰色卡带,既是时代局限的见证,也为中国游戏产业的崛起标注了独特的注脚。或许正如《塞尔达传说》中的经典法则:"重要的不是武器本身,而是使用武器的人"——市场规律永远在等待合适的开拓者,不能迟一步,也不可以早一步。
代表新世代的Switch和PS5
撰稿:Ooooc
排版、配图:光伦
都看到这里了,各位看官可以一键三连支持一下吗?[呲牙][呲牙][呲牙]
阅读量过万或者评+赞+藏过千,三天之内就肝出下期啦。[比心][比心][比心]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