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欧洲国家不能做到新能源产业链的布局与替换,那么继续发展新能源就是自杀(涉及到数百万从业者饭碗问题),不过回归燃油车也未必是明路,只是早死与晚死的区别而已,毕竟附加AI智驾才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点科技界早已形成共识。
一. 首先自动驾驶需要依赖多个传感器来收集信息,这里面涉及到雷达、摄像头等等硬件收集信息,然后还需要大量的车载计算,所以你看现在电动车都装上8259芯片了,这些算力背后都是电力,电动车在软件加持下做计算相当于同时带动几百台笔记本,燃油车上的那个小电瓶估计几分钟就没电了,那你说不能装个大电池吗?能,但是你还得充电,燃油效率降低严重没办法平衡。
二、燃油车响应延时过于严重,自动驾驶要求汽车响应能够在几十毫秒内完成,而电动车依赖电机驱动,响应能够达成,但是燃油车是一整套非常复杂的机械装置,从发出指令到汽车做出反应要经过喷油嘴、转速改变,降档与升档一系列反应,少说也在1秒以上,如果在高速上行车,1秒意味着30多米,那应激反应根本来不及。
三、OTA升级困难,电动车OTA升级的时候电池直接供电了,动辄几十分钟或者几个小时没有问题,但是燃油车你这样发动机运行,那要是少量油都容易耗尽,根本不现实。
四、电车本质上与燃油车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前者是以软件为驱动的,手动驾驶与自动驾驶一套程序根据不同要求切换,但是燃油车是以机械装置来驱动的,如果强制在上一套软件系统,那么手动与自动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搞不好容易出事故,所以燃油车不太支持这个方向。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