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

2025-03-29 13 yuneu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张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张

文|睿之悦

编辑|睿之悦

“先体验后付款”、“0元下单”、“不满意随时退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大网购平台都推出了“先用后付”的功能,在买东西时不用第一时间付款。

有人认为这十分的方便,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消费陷阱”,甚至连央视都做了相关报道,提醒大家谨慎使用。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而“先用后付”又究竟存在着何种风险呢?

01

央视出手曝光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3张

“我真的要崩溃了!昨晚睡前家里还好好的,今天一睁眼,门口快递已经堆成小山了!”

一位网友有些愤怒地发帖,抱怨家中老人的购物行为。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4张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商品并不是老人刻意购买,而是因“先用后付”这一支付功能,稀里糊涂就下了几十个订单。

而这名网友的爷爷,原本只是想随手浏览一下平台,结果在“0元下单”提示下,不知道怎么买了54件商品——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5张

其中不仅有9个手表、3个炒锅,甚至还有一些他们家完全用不上的物品。

而令人抓狂的是,老人的孙子此前已经帮爷爷关闭了这个功能,但它却“莫名其妙”地自己重新开启。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6张

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来自哈尔滨的陈女士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倒——

自己4岁的女儿在玩手机时,误触屏幕竟然连下6个订单,并且总金额达到了400多元。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7张

而等到快递送上门,陈女士这才发现这个“乌龙”事件。

那么,究竟是用户太“马虎”,还是平台“精心设计”呢?央视的一则曝光,让这一切浮出了水面。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8张

在2024年,央视的一档报道揭开了“先用后付”背后的“套路”。

先来看看它是如何“轻松开通”的——几乎不需要繁琐的步骤,点几下按钮,你就已经默认开通了“先用后付”。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9张

然而,真正的麻烦在于怎么关闭它——一旦你不想继续使用,想要找到关闭入口,那便是一场“考验”了。

因为这个选项通常被隐藏在层层菜单的深处,需要经过多个确认的步骤才能完成。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0张

更让人后怕的是,“先用后付”通常与“免密支付”捆绑在一起。

当你使用过一次,系统可能会默认它成为你的首选支付方式。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1张

而之后的每次购物,哪怕你没有主动选择它,钱都有可能直接被扣除。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的老人,他们几乎察觉不到自己正在花钱。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2张

对此,一位姓吴的网友无奈地网络平台上分享了他的经历——

“我爸不小心买了一大堆东西,等我发现,家里门口已经堆满快递,而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3张

与此同时,不少网友也纷纷留言表达共鸣:“家里的老人总是误触,结果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寄到家里来。”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先用后付”模式太方便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货比三家”的人来说。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4张

因此,对于“先用后付”这一功能,在网络平台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02

先用后付的争议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5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网上买东西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之前基本上一直都是“先付款,再发货”,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6张

不过在最近几年,“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悄然兴起,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

但这种模式也带来了很多争议,一些消费者觉得它方便了购物体验,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存在诸多着隐患。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7张

不得不说的是,网购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买到的东西是不是符合期待,心里并没有数。

而“先用后付”解决了这一问题,一些消费者在拿到商品后可以先试试看,如果满意再付款,不满意直接退回去。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8张

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消费者对这种模式持怀疑态度,认为它本质上属于“超前消费”的一种。

一位网友就曾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我一开始觉得先用后付不错,结果到了该付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负债累累’。”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19张

可见,这种模式可能会让人产生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从而造成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而除了可能导致冲动消费之外,“先用后付”还有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价格变动。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0张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一次在平台上看中了一顶帽子,下单时价格是70多元,可等点了‘收货’之后,账单金额变成了100多元!

虽然金额或许不会高到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但这无疑也是减少了消费者对该支付方式的信任感。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1张

另外,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平台上看到“0元试购”或者“0元下单”的宣传,心动之下便点进去下单。

然而,等到快递到手,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免费拿”,商品还是要付钱的。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2张

那么,“先用后付”又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有些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种模式对于经常网购的人来说非常便利,毕竟先试后买能够降低“踩雷”的概率。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3张

然而,对于部分群体,就比如老年人或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用户,则可能因为“先用后付”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大家也需要提高警惕,从而避免风险的发生。

03

提高警惕,规避风险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4张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平台和监管部门的努力之外,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提高警惕。

就比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使用“先用后付”前,务必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搞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项服务。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5张

另外,定期查看自己的消费记录,确保没有被莫名其妙地开通某些不必要的功能。

最后,很多人可能就会因为“先用后付”降低了购物的心理负担,从而变得冲动消费。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6张

因此,在购买前一定要多问问自己:这件东西是刚需品,还只是一时冲动呢?

04

结语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赶紧查看自己关闭了没有,以免不经意中招,第27张

那么,你怎么看待“先用后付”呢?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新华网视评|“先用后付”不能让人莫名其妙——新华社2024-11-28

《明明没付款但商品到家了?来看“先用后付”的千层套路》 ——央视新闻2024-11-28

红星新闻2024-11-11——《评论丨“手滑一下就下单了”,“先用后付”不该套路满满》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