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名单,浙江摩克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浙江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温州市4家单位榜上有名,获认定数与杭州并列全省第一。
去年,温州启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聚焦一个产业方向,联动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链接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等“十个一批”工作举措,持续为打造两大万亿产业增势赋能。目前,温州共建有22家市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其中11家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这意味着,温州市高能级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持续壮大,全市半数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跻身“省级”。
根据有关规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是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和浙江省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新模式,开展前瞻性、引领性科学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具备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能力的创新载体,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特征。原则上年均科研经费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科研人员不少于8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80%;办公和科研场地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
省激光技术创新中心
浙江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于去年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建,为浙江省十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位于温州高新区南洋大道,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大学、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飞博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工业与能源集团、万洋集团等8家单位共同建设。
2023年5月成立运营主体浙江摩克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使命,围绕国家和浙江省重大战略需求,立足产业安全和产业链现代化,聚集高功率激光智能制造技术、激光精密制造技术、高性能激光器与光电器件技术等三大领域,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战略研究和技术攻关。
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
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是由瓯海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21年11月在瓯海健康小镇揭牌成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领衔,聚焦骨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并向医用人工智能延伸。
目前,研究院已引进硕士、博士为主的各类优秀人才近百人,形成高分子材料、微纳生物材料、生物增材制造、医用智能设备、产研融合创新等五大研发平台以及GMP洁净车间、3D打印加工、有源医疗器械车间等三大生产平台,获批设立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上海大学分中心温州基地、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学会服务站等,拥有集研发、生产、测试、报证为一体的医疗器械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温大碳中和研究院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是由温州大学和瓯海区人民政府共建的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储能技术、替代能源技术研发,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着力打造双碳产业领域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研究院位于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21年9月,由全球高被引学者、澳大利亚年轻科学家侴术雷担任院长,现有团队成员百余人,已获批温州市钠离子电池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参与共建“全省钠离子电池重点实验室”。
杭电温州研究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是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温州重点培育产业,发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优势,重点在芯片、传感器、汽车电子、物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开展人才引进、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
研究院坐落于温州高新区浙南云谷,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工信部电子一所、四所和赛迪等资源,结合运营的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牵头成立的温州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体系。
来源:温州发布
编辑:小尹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