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中国航天的好消息不断传出,神舟飞船发射到18号,嫦娥也开始发射6号。
后来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木星探测,这是一步一步来的。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不确定我还能看到中国的探测器。当我看着太阳系的边缘时,我也有一张金色的唱片,问宇宙的生活。中国人特有的问候模式——你吃过吗?
以前有个消息出来,至少可以开心半年,现在开心还没过呢?中国宇航员又一次大活了。
这个嘴一直没有合上。
因此,一些小一点的好消息,就没人怎么注意了。
现在每个人都为了特大的好消息而去,今天就来说一些小一点的好消息。
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超大范围的商业光学遥感卫星。
听着这颗卫星的名字,又长又看不懂,高科技的东西就是这样,都是一些专业术语,让人摸不着头脑。
总而言之,它已成为一种标准,越长越看不懂,这个东西就越好。
别的不说,这颗卫星发射成功后,外媒的讨论也引起了一丝波澜。
在这颗卫星发射之前,怎么连载荷都不透露?在成功之后,公布?
酸味可见一斑。
现在就来谈谈这种卫星吧。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等卫星种类繁多。
以侦察卫星为例,就是在地面上拍照,要求拍摄的照片清晰度高,还要区分地面物体。
例如美国的锁眼侦察卫星,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九种类型——锁眼12型。
锁眼系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射。第一款锁眼型号发射于1960年,工作寿命只有三到二十八天,分辨率可达三到六米。
一九八九年,美国开始发射12型锁眼。
必须说,上个世纪的科技,无论从概念上还是从成果上来说,美国都是十分出色的。
一九八九年的型号,至今仍在使用。
那这类侦察卫星有什么好处呢?
例如,在1961年,苏联声称他们的导弹与美国的导弹几乎相同。结果,锁眼一型带回的数据显示,这根本不是苏联所说的,导致双方在外交上的主动权在后期被美国拿走。
随后的古巴导弹危机,同样是锁眼侦察卫星发现了线索,从而引发了这场危机。
那就是远点,要说近点,就更多了。
例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都有锁眼提供的数据信息。
为美军提供了详细的信息。
当然,锁眼并不意味着完美,无可挑剔,它的飞行侦察,每天只能在特定的区域上空飞行一两次。
锁眼的缺点当然也并非没有。
例如锁眼属于近地轨道卫星,最近离地面只有265公里,最长650公里,体积不小,大约18吨。
这种特性使得反卫星武器很容易捕捉到并进行攻击。
比如1975年10月,这样的卫星打算飞过苏联的一个军事制造基地,拍几张照片,看看苏联在做什么。或者拍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结果刚刚过去,就被一道光晃了一下,直接变成了太空垃圾,报废了。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侦察卫星的优缺点。
下面,再来解释一下对分辨率的误解。
锁眼12型,他的分辨率可达100毫米,也就是说,他能分辨出一立方分米的物体。
许多人一听,就会直接想到,锁眼12型是否连人的脸都能看清楚?
这个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说到卫星侦察,美国电影可以直接调用卫星飞过,区分特定区域进行扫描。
即使是在屋顶上晒太阳的人也能看得很清楚。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如果分辨率达到100毫米,可以看到一立方分米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点,而不是说这个点上的一切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另外,卫星也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比如云多,空气中有太多的灰尘颗粒(如雾霾天气)等等。
100毫米的分辨率,还会下降很多。
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北斗,民用精度在10米左右。
军队的话,当然会更高,达到亚米级。
亚米级是什么?
即分辨率为分米级,厘米级,或毫米级。
至于能达到什么水平?不知,就知道能达到亚米级,总归肯定够了。
后来,中国宣传了一颗名为高景一号的商业卫星。这颗卫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5分米,地面上5立方分米的物体可以看作是一个点。
这一程度当然与上面提到的锁眼相差很大,足足五倍。
但是别忘了,这是一颗商业卫星。
至军队能做到什么程度?
不知道!但是可以比较一下,商业可以达到五分米的分辨率,军用的还不能提几倍,几十倍?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更没有信息支持。
另一方面,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一颗超大型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其真名叫高景三号01星。
这和高景一号是一个系列。
那高景三号01星的优势是什么?
直截了当地说,看不出有什么效果,用高景一号和高景三号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有什么优势。
它是2016年发射的一颗卫星,也是用一箭双星发射的。
中国5分米级的商业遥感数据,在高景一号发射之前,基本上是被国外垄断的。
为了获得5分米的遥感数据,中国企业必须寻找国外,价格高不说,还得看人们是否愿意。
因此,高景一号的成功发射,算是填补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一个空白。
那除了5分米的分辨率,还有什么呢?
光谱波段色彩鲜艳。
这个意思是什么?
也就是说,高景一号具有辨别物体颜色的能力。
并且一张卫星图像,最大可达60公里宽,70公里长,星下点宽12公里。
然后就是放宽拍摄角度。一般卫星拍摄的最佳角度在30度以下,而高景一号可以在45度以下拍摄。
单颗高景一号卫星的存储容量相当大,每天存储70万平方公里的数据信息。(注:高景一号每天可以收集60万平方公里的数据。)
这种能力听起来什么也感觉不到,换个角度解释一下就明白了。
高景一号有能力每天观察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次。
截至2018年2月,高景一号已完成225000多次拍摄,面积达2456万平方公里。
此外,2017年墨西哥和伊拉克发生地震时,高景一号收集的数据支持了这两个国家。
现在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订了代理合作协议,因此中国已进入五分米商业卫星领域。
并且高景一号提供的数据,与世界上其它同类卫星提供的数据,在同一水平上,口碑还不错。
此外,高景一号并非一颗卫星,而是多颗卫星,并需要组网。
最近发射成功的高景三号01星,也将成为该网络的一员。
高景三号01星,是中国第一颗超大幅度130公里以上的遥感卫星。
而且高景一号只能达到12公里,十倍以上。
什么是130公里的概念?
举例来说,一颗过去分辨率很高的卫星,希望对1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全覆盖扫描。
有效过境扫描需要40次以上,实际操作怎么也要50次以上。
但是使用高景三号01号星,只要有效过境扫描完成五次,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分辨率仍然是5分米。
高景三号01星属于中国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第二批首发星,中国打算发十颗这样的卫星。
目前,高景三号01星将首先与之前发射的高景一号和高景二号形成卫星网络。整个卫星网络是一个2。 1 2的模式。
未来,将建立一个更大的卫星网络。整个网络包括28颗卫星,一个全新的卫星网络将成为16。 4 8的模式。
那时就可以做到,对于全地球的任何一个区域,每天至少十四次,最多可以重新访问25次。
这意味着什么?如有需要,该卫星网络每天至少可进行14次,最多可进行25次拍照扫描。
毫无疑问,如此优秀的卫星网络,不留升级空间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果未来这个卫星网络的发展前景非常好,那么这个网络的卫星数量可以增加到56颗,这是目前预计设计的卫星网络的两倍。
如此庞大的卫星网络,打造出来,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就需要一个宽敞的网络将这些数据发送到地面。
为应对这一情况,卫星首次采用大容量固态存储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压缩和存储。
接着采用相控阵天线与高级调制技术相结合,进行传输。
另外一个名字是看不懂的,简单地说,这种技术,可以用五秒钟的时间将一部90分钟的高清电影传递到地面。
不仅如此。
从组装到出厂,地面高景3号的流程也进行了调整,使时间缩短到原来的70。%的状态。
继续进步的中国航天,让中国人笑得麻木!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