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其中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引发关注。
收件人大多都是赞同的,但快递员纷纷吐槽新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挨个打电话太费时间;二是送上门根本送不完;三是送件费太低。有快递员表示,送一个件儿才3毛钱,一旦自己负责的片区是老小区,每天都要爬几个六楼,累得气喘吁吁。
快递新规,从技术上说,执法难度其实挺大的。新规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在这里,用户的概念实际上是不清晰的。快递是一项服务,当然以合同为根本依据,付费者就是服务合同的签署者。从合同上,当快递费为零,消费者(网购的收件人)就和快递运输合同无关。消费者不满意这个服务,不应该找快递公司,而是找商家。所以,快递公司大可以说,我没有随意放入快递柜,而是告知付费寄件的商家,就是会放快递柜。
从具体操作上看,要实现这个新规,难度不在于通知。让消费者选择其实很简单,小程序、智能语音电话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真正的难度在于成本。
一方面,快递柜、驿站,的确方便了一些人。在送快递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上班,不能亲自收快递,放在门口,又容易被偷。要求在下班时间送到消费者手上,是不现实的。还有些单身女性,不方便在家收快递。有了快递柜、驿站,这些消费者就可以随时去取。但是,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快递企业,灰色地利用了消费者对“送到家”预期落空的忍耐,并不知不觉间接受了“到快递柜、驿站拿快递”。
这为快递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增加了利润。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任何行业,通过技术革新、商业模式优化而多出来的利润,都会在竞争中给到消费者。比如,这100年来,汽车行业引入各种新技术、自动化,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企业能赚得更多。因为价格竞争的存在,节约的成本会变为降价。所以,汽车越来越便宜,汽车企业仍然会亏损。
快递行业也是如此,具体表现就是快递越来越便宜了。个人用户,寄出一单,可能要几十块钱。但商家发单,是非常便宜的,能低至一两元。之所以能做到这么低,是因为收件是一起收的,派送的时候,往快递柜放,往驿站放,也是一起放的,整体效率高。这几年很多电商的快递费都免了,就是基于快递柜和驿站的出现。
所以,当下快递的价格,是建立在有很大一部分货物,会送到驿站、快递柜的情况下的。当每一次放入快递柜、驿站都要问询消费者后,肯定大量的消费者会选择送到家。这就会在统计上降低送到快递柜、驿站的比例。
当选择配送到家的人变多,快递员的效率就会下降,收入也会下降。为了保障业务稳定,必然提升每单的派送费。未来是否会涨价,有待观察。但从现在快递员的反馈,每单配送费的定价看,涨价是大概率事件。这个涨价,会缩小很多电商的规模,尤其是低价电商。现在低价电商兴起,若是每单多出一两元快递费,占总交易价格的比例并不低。
那么,涨快递费,是向消费者不合理地转移成本吗?答案是否定的。向消费者转移成本,是一个伪概念。某种程度上,生意就是向消费者转移成本。你在餐厅吃一块牛排,餐厅买牛排的成本,当然要转移给消费者。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从来不存在企业想向消费者转移就能转移的成本。成本高于行业,能转移给消费者吗?不能,企业不得不承受亏损。当一家汽车企业的成本高于行业,结果就是卖不出去。这是因为市场存在竞争,你向消费者转移的成本过高,消费者就可以拒绝。快递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没有任何快递企业能任性地向消费者转移成本。
舆论中给出的所谓快递企业能增效降本的方法,基本都是不成立的。但凡有,最有动机去做的,是快递企业,能做早就做了。因为一个企业率先做到提高效率,相对其他企业,就是优势,就会变成利润。
应该看到的是,新规对行业有积极意义。因为现在的快递服务存在不确定性。在发货商家和快递公司那里,有一个默契,那就是每单的运费很便宜,但会放快递柜或驿站。但在消费者端,是没有这个默契的,没有告知消费者配送服务是送货上门还是放快递柜或驿站待收件人自取的。这是一种灰色的状态。
理论上,对于电商而言,配送服务是商家服务的一部分。这个服务应该明确下来,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应该可以选择,然后付出不同的价格。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责编 陈斌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