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网约配送员,如今已经正式成为新职业。近期,京东、美团、饿了么相继表示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引发广泛关注。针对新就业形态,北京、江苏等7省市也启动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多家外卖平台表示将为骑手缴纳社保,但有些骑手却犹豫了。有骑手直言,“没有那个精力,因为我现在缺钱。”“中年铁人三项,快递外卖网约车,没有那么多人坚持那么长时间的。”有专家建议,给外卖骑手缴社保,保障网也要“量身定制”。(3月3日央视新闻)
外卖骑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段时间,多家外卖平台企业陆续发声,宣布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人性化举措,开行业之先河。所以,尽管其只是“原则性表态”,可还是迅速赢得了一片好评。而在最初的“抢跑—对标”热潮过后,越来越多的具体问题浮出水面。有媒体就此深入采访,追问“进展如何?”从各方回应来看,当事方对“进展”的理解,以及推动“进展”的路线安排,或许要比公众原先所以为的要复杂得多。就算是作为最直接受益者的外卖骑手,对此也是见解各异。
外卖骑手的职业待遇设计,其实很有特点。简而言之,就是“工资高,保障弱”。当然,这里的“高”和“弱”都是相对的。横向对比白领等上班族,外卖骑手不落下风的“高工资”素来备受关注,这里面固然有以讹传讹的成分,但是也是有基本面的事实支撑的。事后复盘看,这种较高水平的薪酬,不得不说,是存在一定的“社保折现”因素的。拿到手的现钱多,而作为代价,其“保险保障”的部分,就显得薄弱一点。这一行业默契,如今到了被打破的临界点。
如果可以“既要又要”,那么外卖骑手们当然乐见企业缴纳五险一金。但如果是“选择题”呢?或许就是另一回事了。如今的态势是,尽管外卖平台承诺“不会影响收入”,可骑手们还是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在规模化推动外卖员参保的前提下,“骑手收入不减、消费者配送费不加、商家负担不变重”,简直是“不可能三角”。所以,从长期来看,这必然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回避这一关键问题,那么所谓“进展”就无从谈起。
五险一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什么才是外卖骑手内心真实需要的?什么才是对这一群体最为有利的?对此,没有标准答案。有人将跑外卖作为人生的过渡,要的就是“多赚钱”“赚快钱”;有人则将之作为一个长期的就业出路,求的是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目前来看,平台企业主流的构想,是为后者缴纳五险一金,为前者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这是有其合理性的。需要厘清的是,“兼职外卖员”转化为企业承认的“全职外卖骑手”,标准是什么?明确了标准,才能传递确定性预期。
完善对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职业保障,同时也要确保平台经济这一业态继续保持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之于此,人文精神、人性关怀与经营智慧,缺一不可。稳妥推进给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只是其中的一环。
文|然玉(资深媒体评论员)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