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一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地方。
这里有“大国重器”,坐落于平塘县的 “中国天眼”,我国独立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曲面射电望远镜。
这里有古色古香,位于都匀市的秦汉影视城,西南地区最大、配套最完善的影视基地。
这里有波澜壮阔,位于瓮安县和福泉市交界处世界最大的现代化单体露天磷矿山。
贵州首个世界自热遗产、产能全球领先的钛白粉......
这些全省、西南、全国乃至全球的“第一”,成为黔南一块块金字招牌,一张张亮丽名片,为奋力谱写新篇章、建设模范州、打造增长极带来无限可能。
闪亮的黔南,卓绝的黔南。在全国两会期间,贵州日报报刊社黔南记者站策划推出【“金牌”黔南】栏目,通过各类“冠军”,看黔南“新貌”,敬请关注。
3月6日,记者走进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场景催人奋进:一边是装载着黑色钛精矿的大货车正在卸货;一边的自动化包装间里,工人和机械完美配合,300余吨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包装下线;另一边,几名工人开着叉车将一吨一袋的钛白粉高高吊起,装进长长的车厢,数十吨钛白粉即将运往长三角……
产销两旺,企业发展活力满满。2017年落户福泉双龙工业园区的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主要围绕钛、磷、硫、铁、钙等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及资源循环利用开发,目前已建成年产10万吨钛白粉、50万吨硫铁矿制酸、30万吨过磷酸钙等7条生产线。其中,采用硫酸法联产工艺清洁生产技术的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填补了贵州钛化工的空白,锐态型钛白粉的年产量10万吨,产值15亿元,成为世界行业第一。
胜威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贵州胜威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李海艳介绍,公司生产的一款钛白粉“胜威花”SWA-300因其低重金属含量、稳定的高纯度和出色的分散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化妆品及食品添加剂领域。
走进仓库,记者看到,成吨钛白粉堆叠在一起,有两三人高。但胜威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贵州胜威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李海艳告诉记者,“由于公司产品产能的扩产,预计到今年年底,现有的仓库容量将无法满足产能增加的需求。公司已经计划对现有仓库进行改造,将其升级成立体式的智能仓库。实现从传统仓储模式向智能仓储模式的跨越,特别是在码垛、储存和发货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智能化操作。”
李海艳指着与工厂一条马路之隔的一个忙碌的项目工地告诉记者,公司的第二条10万吨钛白粉生产线正在施工,上百名工人正在抓紧时间赶进度。“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完工,完工之后,我们的钛白粉年产能将达到20万吨,产值将突破30亿元。”李海艳告诉记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编辑 袁绍阳
二审 卢泰铭
三审 张发扬
评论列表 (0条)